政策如故事?學者如何以敘事框架作為解讀工具

A+A-
圖片來源:Alexi Rosenfeld/Getty Images

近來,說好香港故事成為政府其中一個重要口號,但究竟有甚麼具體政策,每項政策又有甚麼成效,仍然尚待觀察。政治很多時就是一場論述戰,政策學中,近來就新興一個名為「敘事政策架構」(Narrative Policy Framework)的分析框架,把政策視為故事,以敘事框架作為解讀工具,了解語言和社會論述如何影響政策和社會走向。

在早期,政策研究(Policy Studies)是政治科學的一個分支,到二戰後才開始獨立成科,其中美國社會科學泰斗 Harold Lasswell 被視為政策研究的開山祖師,他形容這門學問為「民主的政策科學」(policy science of democracy),希望以應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推動民主。及後,政策研究一直以科學實證主義為主導,結合量化研究和理性模式(rational model),以期找出政策背後的因果關係和建立可概括的理論。可是,政策研究亦變得愈來愈技術官僚,缺乏價值批判。

於是到了 1980 年代末,有一批政策研究學者受到後現代主義影響,嘗試把學科推向後實證主義(post-positivism),認為語言不單反映現實,更建構社會秩序。例如 Deborah Stone 的「因果故事」(Causal Stories)理論,研究社會現象如何演變成政策問題,人們如何解讀和敘述事情背後的因果關係。之後 20 年間,政策研究出現多套採用論述(discourse)或框架(framing)分析,著重語言、敘事和群眾意見的理論模型。然而,這一類研究也屢被批評過於客觀,難以驗證。

愛達荷州立大學教授 Mark McBeth 和田納西大學教授 Michael Jones 等政策學家,就在 2014 年出版著作 The Science of Stories,推動「敘事政策架構」,強調語言和敘事之重要,同時希望建立一套更能客觀分析的研究方式。他們指出每一個「政策故事」(policy story)和傳統的故事一樣,都包括了四大元素:設定、角色、情節和故事道理。

圍繞不同的敘事元素,McBeth 等學者發展出多元化而且可以被核實的假說,其中一個衍生出的理論是「衝突規模理論」(Scope of Conflicts Theory),當政策角色感到自己在事件中處於下風,會嘗試把爭議放大,例如訴諸負面描述、戲劇化語言,並嘗試把情節中的受害群組擴大,把受益者形容為少數分子,務求吸引更多人參與討論。而覺得在政策過程中佔優的一方,會試圖維持原況,例如用更多技術性語言,以及強調政策能受益大部分人。

McBeth 就用這一框架分析美國的「大黃石地區」(Greater Yellowstone Area),當地的「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不單是重要生態保育區,也是美國知名的旅遊景點。可是,各持分者一直就該區的發展方針爭吵不休。科學家和環保團體希望把該區定位為一個「開放生態系統」,但當地的「藍絲聯盟」(Blue Ribbon Coalition)希望把「大黃石地區」包裝成為旅遊勝地。

得到更多商界支持的「藍絲聯盟」,試圖擴大雪地摩托車的受益者,由旅客到當地居民,再到整體經濟,以合理化現行政策。可是,克林頓時期的美國政府嚴厲規管當地的雪地摩托車,事件鬧上法庭。「藍絲聯盟」處於下風,在輿論戰中把禁令的受益群組收窄到非常個別的環保團體;而在政策過程佔優的環保團體,就把禁令的受益群組擴大,例如形容政策不單是保護環境,更加能改善員工和居民的健康。

「敘事政策架構」的研究偏向量化現式,例如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博弈理論,甚至是問卷實驗等,但也因此被某些政策學者批評扭曲論述分析的原意,例如學者會更想知道政策故事的內容,以及當中的時地人和原由,而非敘事元素出現的頻率。Jones 等學者也為理論框架作修正,例如結合質性研究的元素,著重故事的內容和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