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偶然 —— 德國展覽「未選之路」

A+A-
1933 年 3 月 21 日波茨坦紀念日,希特拉與興登堡握手。 圖片來源:Bettmann/Getty Images

1933 年 1 月 30 日,威瑪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拉為總理,德國以至世界自此走上一段災難之路。其實,1932 年秋天德國經濟已開始從大蕭條中好轉,納粹正失去支持,不多人認為納粹能在 11 月大選後掌權。如果德國歷史上面臨的關鍵時刻有所不同,歷史會如何改寫?德國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DHM)的展覽「未選之路」(Roads not Taken. Or: It could have turned out differently),就回顧 19、20 世紀間,14 段德國歷史時刻,探討歷史的可能。

展覽構思來自以色列-德國歷史學家 Dan Diner。據 Diner 介紹,參觀展覽者可根據「現實室」的資料圖像,並在「可能室」的舞台中探索不同的歷史可能。他強調,展覽「不是講述不同版本的歷史,甚至呈現所謂的反事實歷史。相反,通過另一種歷史進程的視角,我們能夠更清晰審視真實發生的事情。」Diner 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訪問時舉例,1932 年秋天,當地經濟處於上升期,納粹支持度正走下坡;同年 11 月的國會選舉結果顯示,納粹黨獲得最多選票,但未能獲得多數支持。

「未選之路」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museum-alsfeld.de

希特拉當時只能在持續的政治僵局中,尋求建立聯合政府。有權任命總理的興登堡,成為決定這段歷史走向的關鍵人物。興登堡一直抗拒希特拉,1932 年兩次大選後均拒絕任命他,最終說服興登堡的,是同年 6 月新任總理,又在 11 月失去支持而下台的民族主義保守派政客巴本(Franz von Papen)。巴本打算說服興登堡任命得票最多的納粹黨希特拉為總理,自己就可以成為副總理,變相重新掌權 —— 保守派精英們認為,希特拉只是可被控制的政治工具,結果適得其反。

英國歷史學家 Ian Kershaw 認為,希待拉抬頭,並非德國的「特殊道路」(Sonderweg)—— 從專制到民主,混亂過程中的必然結果。相反,民族主義保守派政客在大蕭條時期,為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挫敗國家民主以及來自社會主義的威脅,變相無意中協助希特拉崛起。同時他們嚴重低估了希特拉的意圖,以及他將戰敗的民族恥辱轉化為武器的能力 。

此外,威瑪共和國後期,總統興登堡通過緊急法統治國家,甚至能下令解散議會,亦可按照個人認為合適的方式任命和罷免總理。Diner 認為,德國日後走上獨裁之路,最大的問題在於興登堡時期「保障民主制度的機構崩潰」。假如興登堡沒有走上這條路,希特拉或者無法在 1933 年國會縱火案後制定自己的「授權法」,並中止憲法所規定的民主權利。如果興登堡不以緊急法治國、如果民族主義保守派政客嘗試阻止希特拉成為總理,一切可會不同?類似的事件,正是「未選之路」中提出未實現歷史的可能 —— 原本可能的走向,因意外、失誤,或其他缺憾而失之交臂,也就是歷史的偶然。

展覽中,最能令人能感到歷史的偶然者,或是 1989 年 11 月 9 日推倒柏林圍牆。大多數人將和平的過程視作一種幸運(stroke of luck);因幾個月前,東德政權是第一個認可中國政府處理六四事件的國家,當年人們認為東德也有可能軍事鎮壓民眾。希特拉在 1933 年上台,背後有連串政治決定使然。與之相對,柏林圍牆倒下卻是看守者的不作為而有份促成。館方介紹形容,不從既成的路線看待歷史,這種視角對於歷史博物館而言也是不尋常之舉。不過,人們可以新的角度看待眾所周知的事實,理解到歷史的不同可能,是由各個決定、行動,以及不作為組合而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