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鼻子帶來大問題?

A+A-
圖片來源:Jaromir Chalabala/Shutterstock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蘇勇柏醫生

年屆 40 的李先生前來診所進行身體檢查,原本的預約是去年中,後來因疫情延後了。他提起近半年不知何故經常流鼻血:「醫生,其實我都經常鼻塞,可能是鼻敏感,或者天氣太乾吧!因為之前經常要出差,不過通常過幾日便沒事。」

李先生認為流鼻血、鼻塞屬於小病痛,皆因普遍人總會聯想到是呼吸道病症,又或是敏感症發作,應該沒甚麼大礙吧!不過,言談間他又表示近兩星期出現耳鳴和耳痛,種種跡象提示,要警剔有更嚴重的病症來襲,例如鼻咽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 年鼻咽癌位列本港男性第 8 大常見癌症,新症數目達 535 宗。近年確診數目雖略有下降,但患者不乏正值壯年的年輕個案,而男性發病率更比女性多出 2 至 3 倍。

病徵與呼吸道疾病易混淆

鼻咽癌初期病徵大多難以察覺,尤其初發症狀與呼吸道疾病甚為相似,例如鼻塞、流鼻涕、痰中帶血,以及頸部淋巴結脹大;又或是出現耳痛、耳鳴、聽覺減退等,受影響的多數為單側耳朵。隨著病情變得嚴重,患者或會感覺頭痛、面部麻痹、視覺模糊或視野出現重影、吞嚥困難,以及聲音沙啞等情況。

位於鼻腔最深處的鼻咽,緊貼咽喉上方,由於位置隱蔽,單憑肉眼難以觀察得到,必須透過特定檢查才能判斷是否出現不尋常的情況。據報道,不少名人也曾患上鼻咽癌,惟幸當中也不乏抗癌成功的例子,包括現年 58 歲的本港資深演員張達明、33 歲韓國男星金宇彬等。

港人飲食習慣或成致病誘因

目前,鼻咽癌的確切成因仍然未明,惟有統計發現,廣東地區的發病率高,醫學界普遍推斷與飲食習慣有關,例如港人喜歡食的鹹魚、臘味、梅菜等腌製類食品;部分成因則與感染過濾性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有關,此病毒經飛沫傳播,雖然大部分人也曾受到感染,但少部分人感染後,可能引致細胞病變而患病。

鼻咽癌遺傳風險較高,故如直系親屬當中有人曾患此症,應考慮定期接受相關檢查。另外,戒掉生活陋習,特別是及早戒煙,自然也有助減低患鼻咽癌的風險。

多採用鼻咽內窺鏡診斷病情

要診斷鼻咽癌,鼻咽內窺鏡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醫生會將柔軟且可彎曲的內窺鏡導管放入鼻腔或口腔,從而檢查鼻咽部位有否異常情況;同時可按需要,為患者抽取細胞或組織樣本作活組織檢查,觀察細胞是否有不尋常的變化,以確定病因。

其後,醫生將根據情況,安排患者接受相關的造影檢查,以確定癌症期數、有否出現擴散等。較常用的檢查包括: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磁力共振造影(MRI)、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 Scan)等。

至於血液檢查,主要為測試血清中,是否存有鼻咽癌過濾性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EBV-DNA)、抗體 EBV(VCA)-IgA,輔助偵測病情,但準確度不及鼻咽內窺鏡檢查,故一般只用作較初步的預防性篩查,不能單獨作為診斷鼻咽癌的依據。

早發現存活率高

說回李生的個案,經過一番問診和檢查後,筆者懷疑他有機會患上鼻咽癌,故決定為他安排更詳細的檢查。結果顯示李生患上鼻咽癌一期,幸好發現及時,治療進展順利。

統計,早期鼻咽癌患者的 5 年存活率逾 90%!故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是戰勝病情的關鍵。治療鼻咽癌的方法有多種,醫生會結合患者的癌症期數、個人狀況作考量,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是目前治療鼻咽癌的主要方法,針對早期患者,單獨採用電療或已能夠有效消滅癌腫。近年多採用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能更準確控制放射劑量的分佈,將高劑量放射線集中射向腫瘤,減少對周邊正常組織的影響。

至於病情處於中後期的患者,醫生多會建議將上述療法與其他療法,包括化學治療(俗稱「化療」)、手術治療等併用。化療是利用抗癌藥物抑制和消滅迅速分裂的癌細胞,從而縮細癌腫和減少擴散。有相關研究指,同時採用化療與電療,或能提升電療成效,有效應對病情;如經過上述治療,仍無法消除癌腫或出現復發,醫生則會考慮以手術方式切除殘留的癌腫,及受影響的頸部淋巴結,盡量為患者清除癌細胞。

現代醫療技術已大幅提升,患者康復機會增加之餘,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和後遺症也有所減少。但始終各項治療也有一定風險,例如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外耳道炎、皮膚炎、聽力減退、口乾等後遺症,故患者於康復期仍需積極護理及定期覆診,將身體的負面影響減至最輕。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