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唾液檢測多種癌症?

A+A-
正在自行收集唾液樣本的男孩;COVID 大流行時期,更多人接觸到以唾液檢測疾病的技術。 圖片來源:ellinnur bakarudin/Shutterstock

成年人平均每日分泌 500 到 1,500 毫升唾液,當中除了酵素、激素、抗體、炎症介質等,還有微量的去氧核醣核酸(DNA)、核醣核酸(RNA),或來自腫瘤的蛋白質。1950 年代美國海軍上校兼牙醫 Kirk C. Hoerman 研究發現,未經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唾液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s)水平明顯比健康的人高。從此科學界一直發展唾液測試技術,以檢測不同類型癌症。

2021 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了美國科研公司 Viome 開發的設備。該設備運用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從唾液樣本分析口腔微生物群的基因活動,從而診斷口腔癌和咽喉癌。而組學(omics)與大數據技術的進步,能夠整合基因組、蛋白質組或代謝組的龐大資料,推動唾液診斷的應用;例如現時已整理出唾液中蛋白質組的詳盡目錄,並得悉其中 20% 到 30% 與血液的蛋白質組相同。

科學家正開始在唾液和血液中尋找循環腫瘤 DNA。它是從癌細胞脫落的 DNA,其生物標記,包括癌細胞中大量產生的蛋白質,或腫瘤細胞中的遺傳變異,可用於檢測頭頸、乳房、食道、肺、胰腺和卵巢的腫瘤,以及患者對治療的反應。科學家最近評估了 14 項涉及 8,000 多名參與者的研究,提出在乳腺癌患者的唾液中,發現某些生物標記的機會比其他人高出 2.58 倍 —— 雖然有 39% 的陰性檢測結果實質應為陽性。

阿根廷生物學家 Marina Simian 指出,液體活檢可一次檢測多達 50 種初期癌症,惟現時通常僅用於檢測 50 歲以上患者的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宮頸癌、結腸癌,以及重度吸煙者的肺癌;全球上述人口中,只有一半接受液體活檢,許多國家更不到 10%,因此希望增加更多唾液或血液測試。而美國牙科科學家 Taichiro Nonaka 相信除了口腔癌,唾液檢測將輔以血液或尿液檢測,配合其他參數以求更準確實用。

其中一種最有效的檢測成分是外泌體。它們幾乎存在於所有類型的體液中,攜帶大量遺傳物質和蛋白質,並由器官中的受體細胞所吸收,同時負責在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由癌細胞釋放的外泌體會進入血液,繼而到達唾液腺,可透過唾液被檢測出來。這種外泌體具有特定組成,不會與唾液其他成分混合,令臨床檢驗的結果更穩定和準確。

然而,目前用於分離和研究唾液外泌體含量的技術既昂貴又複雜。美國 Liquid Diagnostics 公司遂採用「電場誘導釋放和測量」(EFIRM)的新方法,結合電化學傳感器和磁場,輕易捕獲微量的循環腫瘤 DNA 以及其他癌症的生物標記,有效檢測早期的非小細胞肺癌,並評估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公司將此技術命名為 Amperial,承諾以更低成本,更有效檢測早期癌症。

西班牙的牙科科學家 Óscar Rapado-González,正研究以唾液樣本來檢測頭頸癌和結直腸癌。他認為除了早期檢測之外,將來更可能透過唾液或其他液體,識別出與腫瘤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分子,有助評估患癌風險、預測腫瘤演變,或以無創方式監測治療反應;未來數年,更多相關研究將進一步推動唾液在精準腫瘤學中的應用。

「流水落花」放映會 + 映後座談會(半小時)

日期:4 月 5 日(三)

時間:上午 11 時 50 分至下午 1 時 52 分

地點:K11 Art House(7 院)

戲院地址: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8 號 Victoria Dockside K11 MUSEA 4 樓

票價:成人 120 港元;學生/長者 90 港元

嘉賓:導演 賈勝楓

主辦:CUP 媒體及夕拾x閒社 Mellow Out

報名請瀏覽:https://pse.is/4v77w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