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局勢趨向緊張之際,前台灣總統兼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前往中國,與此同時,現任總統兼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亦途經美國。兩者均指這次是「非官方行程」,前者為的是帶學術代表團及祭祖,後者則是在出訪中美洲期間過境美國。不能明言的外訪,均是希望保護台灣安全,一個求和,一個尋求支援,並以此作為所屬黨派明年台灣總統大選的政治籌碼。
3 月底,馬英九成為自 1949 年以來首位到訪中國的台灣前任或現任總統。他在南京中山陵前申明:「我們都是中國人。」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他強調這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一定要努力實現。
馬英九作為國民黨代表人物到訪中國,被執政黨民進黨批評是支持北京對台政策。但馬陣營強調今次行程是祭祖及帶領一個學生及學者代表團,並不會訪問北京或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提出他們能修復被蔡英文外交政策破壞的關係。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博士後研究員 Sana Hashmi 認為:「馬正試圖製造一種輿論:國民黨是旨在和平及恢復兩岸關係,而執政黨民進黨可能會為台灣帶來衝突。」
其後,蔡英文亦離開台灣,途經紐約,在 4 月 1 日至 5 日前往盟友國危地馬拉及伯利茲;返程途中會於 4 月 5 日短暫停留洛杉磯,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面,兩天後返回台灣。對於 10 天之行中的美國部分,官方說法是「中途停留」。因為美國政府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技術上蔡英文不能進行正式訪問,對此類到訪,說法上必需更為謹慎。
這次是蔡英文自 2016 年當選以來第 6 次過境美國,時值數十年來兩岸局勢最緊張,更距離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引發中國在台灣周圍進行數天實彈軍事演習不到一年。佩洛西的繼任者、共和黨人麥卡錫原本亦打算到訪台灣,惟台北方面並不支持;在蔡英文中途停留美國期間會面,能避免重演佩洛西來訪時帶來的爭議。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及國民黨前副秘書長黃奎博分析指,蔡此行是要「表明美國對台灣自衛的重要性,以及迫切需要世界各地的道德支援。話雖如此,希望她不要沒有質疑或討價還價,就對華盛頓的任何建議照單全收。」
除軍事上的威脅,中國也在削弱台灣的外交支援,在蔡英文訪問中美洲前夕,說服洪都拉斯改變立場與台斷交。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 Dafydd Fell 說:「民進黨將利用蔡英文這次訪問,宣揚其在處理與美關係方面的成功,表明即使失去正式的外交盟友,台灣仍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的國際空間。」
蔡馬都希望透過訪問,保障台灣安全,同時也是為兩黨在明年總統大選鋪路。外交事務評論員 Simon Tisdall 在「衛報」專欄中指出,蔡與麥卡錫的會面沒有實際意義,但有象徵意義。蔡英文此屆任期結束後不能再參選,誰來接替她參選總統、民進黨能否保住政權尚未可知,但來自華盛頓的影響力或可增強該黨聲勢。
Fell 亦認為,馬此行部分原因出於影響國民黨明年及往後的選舉立場。他分析指:「馬英九顯然熱衷於建立個人歷史功績,更想塑造國民黨的對華政策。自卸任以來,他一直確保該黨不會偏離其擔任總統期間制定的對華關係立場。他相當成功,即使該黨在兩次選舉中遭遇災難級失敗,對華政策基本上也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