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緣政治緊張,紐西蘭正進一步向北約靠攏?

A+A-
4 月 5 日,紐西蘭外交部長馬胡塔在北約外長會議前,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握手。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3 年 4 月 4 日,經全數成員國同意,芬蘭正式加入北約,標誌著其自冷戰以來的中立國政策終結。現時,另一個北歐國家瑞典亦已開始申請程序,尚待土耳其確認。另外,「外交家」(The Diplomat)報道,遠在南太平洋的紐西蘭,亦正希望加強與北約的關係。

4 月 5 日,紐西蘭外交部長馬胡塔(Nanaia Mahuta)與澳洲、日本和南韓的官員一同出席了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年度北約外交部長會議。其實早在去年 4 月,她已經是北約外交部長會議的嘉賓,不過只以虛擬形式參加;到 6 月,時任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參與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領袖峰會。除了領袖會面,今年 3 月下旬北約亦組織軍事代表團訪問紐西蘭,其間北約代表表達要加強與印太夥伴合作的決心。

澳洲、紐西蘭、日本、南韓四個印太地區的傳統西方盟友,又合稱「亞太四國」(Asia-Pacific partners,AP4)。過去紐西蘭往往避免使用 AP4 這個縮寫,嘗試淡化其結盟意向。「外交家」利用 Google 搜尋後指,在馬胡塔去年出席北約外交部長會議後,紐西蘭外交貿易部(MFAT)的網站也只提到一次 AP4,國防部更加完全沒有提及。而北約本身也普遍避免使用 AP4 縮寫,也許是為了尊重紐西蘭的外交立場。不過,情況可能有變。

今年 2 月,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東京的慶應義塾大學演講中談到 AP4 的潛力。他表示,北約已經在許多方面走向「制度化」,並形容亞太四國參與 2022 年西班牙北約領袖峰會是歷史時刻。他已公開邀請四國領導人參加今年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領導人峰會。在外交上,這可能意味著紐西蘭新任總理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和其他三國領導人已決定參加,亦即阿德恩去年參加馬德里北約峰會並非單一事件。

「外交家」評論認為,紐西蘭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就立即表達與北約國家團結的姿態;而在希普金斯的領導下,紐西蘭會繼續鍛造更強硬的外交政策。另外,「亞太四國」參與北約主要是出於北約對中國的顧慮。在去年的馬德里峰會上,北約說明了新的長期戰略概念,並公開指出中國「公然的野心」和「脅迫政策」,並將北京現行政策定位為對北約的「制度性挑戰」。而馬胡塔出席北約外交部長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大部分都聚焦在中國問題上。

當然,與成為北約第 31 位成員的芬蘭不同,由於地理局限,紐西蘭無法正式加入。不過如果其繼續以「亞太四國」身份與北約為盟,亦可被視為「北約+」,意味著紐西蘭可能正朝著北約國防預算目標(即國內生產總值的 2%)進發。國防部長利特(Andrew Little)便頻頻出席媒體宣傳,為 5 月國防政策審查委員會的報告和政府預算鋪路。較早之前,利特亦明示紐西蘭可能參與澳洲、英國和美國之間三邊安全協議(AUKUS)的非核部分。

中國對紐西蘭參與北約和 AUKUS 的回應,尚未完全明朗,但阿德恩去年參加西班牙北約峰會後,中方已公開表示不滿,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發表聲明反對「各種軍事聯盟、集團政治」、反對搞「排他性小圈子」。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北約不應該把「在歐洲看到的那種集團對峙局」移植到亞太地區。阿德恩在出席西班牙北約峰會後,曾經軟化對華立場,例如在去年 11 月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並曾承諾在 2023 年初前往中國。

阿德恩突然下台,希普金斯在 1 月接任總理職務後,一度表示訪問中國將是他的首要任務之一,但後來顯然想淡化訪問北京的期望。隨著希普金斯可能會前往維爾紐斯的北約峰會,這意味著他很可能延遲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