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歐洲建立首建碳邊境、訂碳邊境稅,中國竟成最大受害者?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歐洲議會早前通過大規模氣候變遷計劃「Fit for 55」中數項關鍵法規,包括改革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於 2026 年引入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提高對進口鐵、鋼、水泥等產品碳關稅等。這是首次將氣候法規納入全球貿易規則,碳邊境稅是甚麼?立法後對哪些國家影響最大?

碳邊境稅多年來爭論不斷,涉及的行業包括鋼鐵、水泥、鋁業、電子和化肥,企業從今年 10 月起報告進口貨物的碳排放量,包括海外工廠使用電力過程中的碳排放。根據新規定,進口商必須從 2026 年開始支付碳邊境稅,是次立法還確定了 2026 至 2034 年逐漸取消免費配額的時間表。

此舉旨在防止歐盟工業被污染更嚴重的外國競爭對手削弱,同時阻撓歐盟企業搬遷到環境法規相對寬鬆的地區。碳邊境稅談判已持續兩年,推動全球經濟體為二氧化碳排放定價,保障歐盟製造商不受一些對溫室氣體排放缺乏監管的國家所影響;是次表決,正為談判畫上句號

受近年改革推動,歐盟碳市場的許可證價格飆升,增加污染成本,以此籌集的數十億歐元則用於歐盟成員的氣候措施。本月 18 日,歐盟碳權價格為每公噸 94 歐元,自 2020 年初至今升近 3 倍,今年 2 月更一度超過每公噸 100 歐元。表決中,歐洲議會同時支持在 2027 年為交通運輸和建築部門使用燃料的碳排放,成立新的碳交易市場。

根據立法,歐盟委員會可以授權公司核實國外製造商的排放量。「華爾街日報」報道,碳邊境稅已引起美國關注,當地不少企業擔心這項計劃會為向歐洲出口產品的公司帶來繁瑣程序。白宮已提出要求,希望歐盟基於美國的氣候變化法規而給予當地出口商抵免,不過歐盟官員並未認可,強調只有對二氧化碳有明確定價的國家,出口商方可享有碳邊境稅抵免。

另一方面,歐盟立法後,哪些國家會跟隨步伐,哪些國家最受影響?碳邊境稅已引來中國和發展中國家抨擊,這些國家製造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高於其歐洲競爭對手,而且更依賴煤電。英國正討論是否引入碳邊境稅;美國民主黨人亦已提議立法,鋼鐵協會主席 Kevin Dempsey 認為美國和歐盟有許多共同點:「我們面臨的同一個威脅,是全球其他地區的鋼鐵,包括中國和亞洲,她們的鋼鐵碳強度更高。」

俄烏戰爭爆發前,俄羅斯曾經是歐洲貿易夥伴中最可能受碳邊境稅衝擊的國家,俄國曾向歐盟出口鋼鐵、肥料和鋁等物料,但現遭國際制裁,歐洲進口其商品的數量大大減少。如今,中國可能是最受碳邊境稅影響的國家,截至 2019 年,可適用碳邊境稅的中國對歐盟出口商品價值約為 65 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