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敏:墨爾本招牌盛事 —— 一級方程式賽車

A+A-
2023 年一級方程式賽車勞力士澳洲大獎賽。

不知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 不完全算是狂熱體育迷,卻很熟悉和著迷於 F1(一級方程式)?我有,而且不只一個,當中主要是女生。不要以為女生只是為了看「靚仔」,她們是真正了解並喜歡看 F1。F1 的魔力為何?我藉著早前的墨爾本之行,在澳洲站親身一探究竟。

上文提過,墨爾本有「體育之都」(Capital of Sport)的美譽,也跟大家宏觀地提及過一些體育風貌,自 1996 年起,從阿德萊德接手並於阿爾伯特公園(Albert Park)舉辦的 F1 澳洲站賽事,就是這個城市其中一個「招牌盛事」。

澳洲 Grand Prix 由 3 月尾到 4 月初一連 4 日上演,吸引到破紀錄 444,631 名車迷入場。除了 F1,也有F2、F3 和 Supercars 賽事。在分享第一身經歷之前,先來簡單重溫這一站 F1 今屆何其「不一樣」。賽事 3 次出現示意因事故或狀況而需要暫停、重新開始(或直接結束)的紅旗,過程中 8 名車手退賽,僅 12 名車手可以完成賽事!當中戰況激烈,車隊、車手和車迷在每次的停頓和重啟中等待,那種氣氛,大家可以想像。這場設定 58 圈「大混戰」,結果由紅牛的韋斯塔本(Max Verstappen)在安全車引領下完成和封王,「黑帝」咸美頓(Lewis Hamilton)得第 2,今季首次殺入三甲,阿朗素(Fernando Alonso)則得第 3。我第一次現場看 F1,便體驗到這格外不同兼話題多多的一場,實屬幸運!

場内各車隊售賣官方商品的攤檔。

我常覺得,入場體驗大型體育盛事,賽事當然是「戲肉」,但也必須感受活動周邊的氣氛,觀察當地的群眾,可想而知,澳洲 Grand Prix 肯定是像嘉年華。4 日下來,首兩天都沒有 F1 賽事,是賽道練習等項目,到第 3 天才是排位賽,車手力求飆出理想圈速爭取正賽最佳的起步位置,然後萬眾期待的正賽在第 4 天上演。我們正是在最後一天入場,記得隨著群眾跟指示牌魚貫進場,正式是未入場先興奮。踩入場地後,被這一站和各車隊售賣官方商品的攤檔包圍,加上還有不同的展覽、遊戲、美食車等,完全是目不暇給。

我們大隊在 F2 進行期間到達場地,我在賽場周邊摸索,一邊想感受這項盛事,一邊忙著盤算待會兒的工作安排,思緒突然被「隆隆」的引擎聲劃破 —— 是賽場內 F2 賽事的呼嘯聲,原來身處 Grand Prix 現場,就是如此震撼!

場内氣氛熾熱,觀眾情緒高漲。

在「戲肉」F1 正賽大概 2 小時前,當然不能錯過車手巡遊(Drivers’ Parade),20 位車手大戰之前,各自坐上巡遊車,輪流走過賽道跟車迷見面,除了一眾人氣王,主場出戰的「00 後」新星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也當然獲得特別熱烈的歡呼和掌聲。

賽車運動,特別是 F1,向來都俘虜不少人的心,近年進一步走入市場,其中一點多得 Netflix 大作「Formula 1:極速求生」(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令這項本來有點偏向屬於「特定」族群的運動或喜好,可以走入大眾的視野。熱衷於 F1 的友人跟我分享說,除了 Netflix 影響外,大概這一代的 F1 車手,外貌特別出眾,也起了一定程度的催化作用;畢竟,有些車迷追車手好比歌迷追韓星,是可以很忠心的一直追隨著偶像,哪怕車手轉車隊也好,繼續跟隨。所以,這自然又為本身已是成熟的 F1 產業,帶來更廣闊的商機和市場。

今次走訪 F1,也跟澳洲的車迷聊過,其中有 3 個大約學生年紀的女生,跟我分享了她們對 F1 發展愈來愈蓬勃的看法:「記得在 Melbourne Walk 的時候,(中國車手)周冠宇就說過愈來愈多中國車迷了。我們覺得,現在這個盛事能出現愈來愈多國旗,亦有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車迷,不同的文化融合在這個城市當中。」今次由進場一刻開始,便不時看到有車迷拿著車手大頭紙板,聽車迷說,原來就是在 Melbourne Walk 這個每天特定時段讓車迷近距離接觸車手的場合中所獲得。這班女生也認為,車迷在這個年代可以有更多機會看到車手的性情,透過社交媒體、Netflix 等,也能更接近車手和 F1 這運動,這些都跟愈來愈蓬勃的發展有著關係。

我經歷了這次 F1 澳洲站,整體感覺是第一,F1 確實有它的魅力所在,本身賽車運動的刺激感和帥氣(和其他內幕故事),周邊氣氛與整個產業的強大都是原因;時代不斷演化,這個運動和產業不論在制度或元素上亦一直有著新發展。第二,我在這扇大大的窗,強烈地窺探到墨爾本體育的活力,以及感受到澳洲人對自家體育文化的自豪。第三,我也從中再多一點體驗到墨爾本究竟是如何的一個城市。

賽事完結後,體驗 F1「慣例」踩踩賽道。

F1 賽事完成最後一圈後,我跟著車迷大隊,體驗 F1「慣例」踩踩賽道;沒有像最瘋狂的車迷般湧去看頒獎禮,但也近距離看到剛賽完的戰車,並從螢幕上看到頒獎盛況,更藉難得機會躺了下來「接觸」賽道玩一下。夕陽灑落在阿爾伯特公園賽道上,我們在上面走,緩緩跟大隊離場,還未回過神,去細味這個忙碌又精彩的下午。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讀社會學的多棲體育人,媒體和企劃創作人,體育節目主持兼旁述、司儀,曾主持 2020 東京奧運直播和其他不同節目及活動;軟式曲棍球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媒體、文化及創意城市),亦從事文字工作,兼任講師;相信文字,忠於創作,熱衷於遊歷。帶著「漫遊者」的目光,跟大家用不同角度認識體育,也從體育走出去探看世界。

關於曾詩敏:www.tsangsm-vien.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sangsm.v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