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真愛玩失蹤」—— 有齊所有爛片應有的元素

A+A-
電影「真愛玩失蹤」劇照。

可以想像 Ana de Armas 為何對接拍「真愛玩失蹤」(Ghosted)感到興趣。接替 Scarlett Johansson 本身就有吸引力,著得性感靚靚展示一下身手,不過延伸「007:生死有時」(No Time To Die)的角色設定,由「灰影人」(The Gray Man)扮演包括 Chris Evans 在內兩位男主角的配襯,一跳就跳到平起平坐,甚至女上男下,就算明知電影胡鬧亂來,也很難推得開。

更加明白為何 Chris Evans 趨之若鶩。放棄美國隊長身份後,Chris Evans 最急切的目標是洗走美國隊長的色彩。在「神探白朗:福比利大宅謀殺案」(Knives Out),做敗家仔殺人兇手;在「灰影人」,留二撇雞做奸角,全部是美國隊長的相反。奸角,不似美國隊長般充滿正義感,至少有能力。在「真愛玩失蹤」再進一步,扮演廢人,被女性特工拯救與照顧的弱質男子。對一位普通男演員來說,可能等錢開飯才會搶拍,對厭倦了美國隊長的 Chris Evans 來說,簡直是寶藏。

有種事,叫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是當局者迷。不知是不是看見 Netflix 不斷出爛片,但不斷得到點擊,Apple TV+也聰明了。「真愛玩失蹤」有齊所有爛片應有的元素:劇情亂來,平凡農夫跟美女上床後,美女人間蒸發,農夫以為自己好浪漫,由美國追蹤到英國倫敦,才發現對方是特工,自己無厘頭地身陷險境,捲上生化武器的買賣之中。看這類電影,千萬不要在意劇情有幾荒謬,我當然明白。只是,連特技場面也破綻百出,像學生習作或者把未完成的試驗品推出市面算數,要不是 Ana de Armas 的明星魅力搭救,是會更加難頂。

有趣的地方,本來是叫 Chris Evans 做一個窩囊小男人,甚至帶少少裙腳仔的味道,利用演員根深蒂固的形象,營造出一份錯配的喜劇感。不好意思,Chris Evans 不是 Ryan Reynolds。Ryan Reynolds 是被靚仔耽誤的嘴炮,Chris Evans 就是純粹靚仔。編劇導演也不是不知道,到中段尤其後段,根本似在沒有辦法之下,只可安排 Chris Evans 演回英雄人物,再度販賣一身英氣。簡直是個騙局,引誘了 Chris Evans 上當後,做了一半路人甲,最後還是還原美國隊長。

戲是很爛,不代表不能夠好好享受。不可能晚晚也「齮齕人生」(Beef),看兩位實力派演員如何反思人生,咬文嚼字引經據典是很有營養,但很容易疲累。看一看「真愛玩失蹤」,浪費一下青春,換個心情,也是不錯的調劑。世界需要俊男美女的偶像組合,負責被取笑、被不屑、被咒罵,也有其功能。對於「真愛玩失蹤」,我只有一點比較不理解:為何要請 Adrien Brody 扮演那位愚蠢到極點的所謂終極大反派?隨便找一位帥哥或大隻佬,也肯定交得出類似演出,何苦要奧斯卡影帝來陪襯兩位如日方中的天王巨星?由 20 年前「鋼琴戰曲」(The Pianist)成名後,Adrien Brody 拍過好多好多戲,好像來者不拒,慢慢便變成自貶身價。看「真愛玩失蹤」,應該要開開心心沒頭沒腦嘛!但我每次見到 Adrien Brody 很落力地扮笨,總有一份婉惜。早說過,Chris Evans 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扮笨扮蠢,在一般情況下,是被迫的。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