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們時常翻看香港的老照片和舊電影,然後慨嘆今非昔比,沒想過看從前的港產飲食片,還要是喜氣洋洋又搞笑的賀歲電影,竟同樣會生出類似感觸。「喜劇,是悲劇加上時間。」換個說法,悲劇是喜劇加上時間,原來都一樣。
純以飲食為題材的港產電影不多,比「食神」更早的,是 95 年上映的「金玉滿堂」。接近 30 年前的電影,故事簡單,開場講廖傑師傅(鍾鎮濤飾)在一次全國廚藝大賽中因愛人(倪淑君飾)在醫院分娩,無法集中精神作賽而棄權,冠軍落在陸羽樓的龍崑保(趙文卓飾)手中,廖從此一蹶不振,躲在廣州。
另一邊廂,香港滿漢樓東主歐兆豐(羅家英飾)望女兒歐嘉慧(袁詠儀飾)繼承父業,可惜她只想當明星。厭倦放高利貸生涯的趙港生(張國榮飾)移民加拿大不果,想研究廚藝藉以轉行,經龍崑保介紹到滿漢樓學習。趙港生與歐嘉慧一起在酒樓工作,卻遇上超凡集團的黃榮主動找歐兆豐挑戰,提出比賽滿漢全席。歐兆豐的廚房員工被人收賣,孤軍作戰下,趙港生決定往廣州找廖傑出山幫忙,跟黃榮在廚藝大賽中決戰。
典型徐克的武俠故事格局,只是古裝換成現代,比武場地搬到廚房,刀光劍影變成火舌橫飛。今日再看,覺得中間大量漫畫化的設計,非常胡鬧,吵吵嚷嚷或者只適合當時的香港,如今看到張國榮開著電單車橫過滿天霓虹招牌的街道,會慨嘆香港繁榮不再。畫面出現袁詠儀染上紅髮大鬧傳統酒樓,會惋惜這種舊派茶樓已後繼無人。大奸角黃榮操著半鹹淡粵語,說要以大財團姿態吞併香港的飲食老店,而鏡頭確確切切拍下幾間名店招牌,你會覺得一切真實得近在身邊。
傷春悲秋以外,電影中的飲食部分,卻可看到香港的進步。電影顧問是已故的唯靈,他同時客串比賽評審。劇中菜式的設計全部有根有據,一開場的人蔘炊飯和荷葉炊飯,其食譜非常合理。張國榮起初入酒樓負責「執碼」(準備材料)和「水枱」(宰殺、清洗各種海鮮和肉類),都是真正中式廚房的編制,甚至師傅絕口不教人、同門喜歡玩新人,這套文化都極為逼真。
只是經過近 30 年後,香港餐飲世界的確變了,有些地方變得愈來愈好。起碼廚房環境和各部門間的溝通模式已有改進,危機四伏的廚房逐漸寫入歷史。電影中以滿漢全席的稀世食材作全劇高潮,更是不合時宜,鱘龍魚燉凍掌、血燕窩蒸蜂蜜熊掌、象鼻冰薄切、魚翅羊腦盅⋯⋯ 香港人今日已不迷戀珍貴稀有食材,反而更重視如何把日常食物做到精細絕巧。劇中結尾拿出猴子腦討論飲食道德問題,更早成過去!今天我們絕不稀罕吃猴腦,寧願落街食碗豆腐花!
大家今天已不會過分膜拜滿漢全席,千年飲食文化亦不是包袱,能拋開所有枷鎖,便海闊天高。或者劇中出現的兩道平民菜式,才是我們要學的精神。黃榮用火燒出牛肉,保持肉汁,再用猛火炒出香脆口感的乾炒牛河,羅家英做出完美的咕嚕肉回應,並解釋最尋常的食物其實最難做好!兩道菜不重名貴,都是香港人常吃的食物,廚師卻在細節中執行到極致,而那種雋永一樣可成永恆!
張國榮第一幕出場,可能已是啟示。他以滑頭古惑仔的姿態,申請移民加拿大,不懂廚藝,只買來現成小菜出貓不果,當場被取消資格。這個例子,不正正是個隱喻,告訴我們當日的所謂靈活變通、「走精面」的做法已不能長久;這座城,要回到實務中,毋須誇大其詞,或者要一步一步,先由炒好一碟牛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