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讓台灣研究連結世界

A+A-
台灣大學的椰林大道。

在過去,漢學研究(Sinology)的焦點都落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台灣研究和香港研究處於比較邊緣的位置。可是,隨著國際社會愈來愈關心台灣和香港的情況,也投放了更多資源去理解兩地發展,例如英國名校聖安德魯斯大學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4 月底就宣佈新增香港文化教學單元。有學者於學術網站「外交家」撰文,呼籲把台灣研究帶往全世界。

文章由政治學家胡莎娜(Sana Hashmi)和葉皓勤(Marcin M Jerzewski)撰寫。他們形容台灣研究已經成為一個獨立、跨學科的學術領域。對於台灣本土來講,台灣研究成型,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空間去反思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令有關論述變得整全而多元,能夠包括南島民族、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和近年東南亞移民的聲音和生活經驗。另外在國際層面,台灣研究崛起,也有助台灣輸出軟實力,在全球建立一套文化論述。

最近,台灣政府增加對美國頂尖學府的資助,以擴大有關台灣研究的教研項目。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 2 月宣佈,會推出一個為期三年的台灣研究項目。在同一個月,另一所美國名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也公佈接受了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 萬美元的資助,會開展與台灣有關的一系列交流計劃、學術會議和研究撥款。再近期一點的例子是德州奧斯汀分校,其亞洲研究學系將會開設台灣研究中心。

胡莎娜和葉皓勤認為,台灣政府可以配合新南向政策,進一步向世界各地拓展台灣研究。新南向政策意在強化與東盟、印度和澳紐等 18 個國家的關係,增加台灣國際空間之餘,也避免過分依賴美國。兩位作者指出,現時新南向政策集中於台灣與各國的商務往來,但人文交流卻欠奉,當台灣政府大大提高對美國學府的資助時,其他國家的學府卻未能受益。他們認為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軟實力資源,而台灣研究就是很好的學術平台。

另外,新南向政策針對的國家非常多元化,由人口大國印度到山中小國不丹,由富裕的澳洲,再到發展中的老撾。各國文化差異之廣,正好令台灣研究變得更國際化,與不同思考體系對話。兩位學者重點提到三個國家:印度、印尼和澳洲。現時印度東亞研究學者基本上只聚焦中國,因為中國長久以來是印度國家安全一大威脅。印度只有少數台灣教育中心,而台灣也只有國立清華大學設有印度中心。印度是新南向政策重心,台灣政府更應拓展當地台灣研究發展。

至於印尼與台灣的民間聯繫就更強。截至 2 月底,台灣有多達 26 萬名印尼工人,佔全國外勞 36%,在台印尼移工成為了台灣多元文化一部分。而印尼華僑也人口眾多,部分人親台。蘇哈托在 1998 年下台後,印尼華人群體出現「再漢化」(re-sinicization)現象,華人組織湧現,當地對台灣研究課程有一定需求。印華群體本身又十分多樣化,有閩南人、客家人、潮州人等,台灣研究可為印華提供非大陸中心的漢學研究視角,印尼經驗又令台灣研究更國際化。

作者們最後一個提到的國家是澳洲。現時澳洲是台灣學生第二熱門留學地,同時英文是澳洲的通用語,而學術世界依然以英文為主導,在澳洲發展台灣研究,可以令該領域更易打入主流學術討論。當台灣發展新南向政策時,澳洲也正積極拓展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例如推出「新科倫坡計畫」(New Colombo Plan),鼓勵澳洲學生到印太地區 40 個國家及地區升學和實習,在 2020 年就有 364 個澳洲學生前赴台灣。在當地推廣台灣研究,可以為雙方提供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