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藝術家 Daphné Mandel 遊走香港廢墟 「俯仰之間」畫展重塑虛實之境

A+A-
作品 Recital, 2022,acrylic and collage on paper;相片由安全口畫廊及曼樂婷提供。

世間總留下存在過的痕跡,我們可曾去發現,甚至保存一些正在消失的記憶與文化?曼樂婷(Daphné Mandel)就探索香港廢墟及荒廢村落,了解這座城市的過去。這次於安全口畫廊的個展「俯仰之間」(Hong Kong Time Rift)展出她組合圖像的混合媒體紙本作品及錄像,呈現她這兩年來探索全港多個被大眾、被時間遺忘的廢棄建築後,所構思的世界及情感。在都市發展下,鄉郊的廢墟像是揭開過去的鑰匙,曼樂婷的創作引領大家走入香港的時間裂縫。

到訪這些地方留下的印象和照片,於我的靈感和創作而言極其貴重…… 我希望透過作品,展示出香港是個由大量層次和對比構成的城市。
—— 曼樂婷

「Chimerical Villages」#5, 2022,節錄。

走進時間裂縫

在潔淨而寬闊的空間裡,曼樂婷的畫作是如此明亮鮮活,首先迎來「Hong Kong Time Rift」及「Chimerical Villages」系列的混合媒體作品。她描繪了在郊野中的廢墟或荒廢建築內部,然後再繪上色彩鮮艷的花朵、或在場景中添置一些物品,使原本荒廢、空無一物的環境豐富起來,不單描繪了蘊藏香港歷史、故事的建築物及風景;增添的景觀更模糊了現在和過去的界限,引領觀者走進現實與虛幻之間。

如仔細觀察作品,便會發現藝術家混用了不同的素材創作,包括塑膠彩、鉛筆、照片拼貼等方式。她整理過往曾探索的廢墟及村落面貌的照片,並以材質較厚的紙打印出來,以便在上面繪畫;同時她亦以另一張紙繪上異國情調的花卉、植物或物品,再以拼貼方式融入景觀。「我想創造一種混亂,一種超現實主義感。」她希望以混合媒體的手法,呈現香港是由多個面向及矛盾組成的城市,及以這種對比體現了香港都市美學的特點:奢華優雅與凌亂廢棄並存。

被人荒廢的家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這更加個人、是個你無法猜透的故事。你只能看到被留下的物品,有點像過去生活的零碎拼圖。
—— 曼樂婷

藝術家於兩年間遊走香港超過 150 個棄置地方;相片由曼樂婷提供。

香港的隱世寶藏

展廳的一隅有一張香港地圖,準確來說是繪畫了香港的輪廓,上面散落眾多紅點,並有些不明數字在旁。曼樂婷解釋:「這些是我目前為止到訪過的所有廢棄地點。我把這張地圖稱之為『Itinerary of the abandoned』,它就像我的冒險日記,即使在展覽期間,我亦會持續更新。那些數字是廢棄地點的座標,但部分數字被抹掉,這樣才可以保密的方式保護那些地方。」

曼樂婷生於瑞士洛桑,成長於巴黎,擁有建築學、景觀建築學和城市規劃背景。其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荷蘭人。她在 2008 年移居香港,在此探索其他創作和藝術表達方式。疫情開始後她亦留在香港,日常行山之間漸漸增加對廢墟的興趣,在不斷發現的過程中,對廢置建築的好奇心亦愈來愈大,甚至「成癮」,因為這些不為人知的角落和縫隙,都成為她創作的寶貴靈感及繆思。個展「俯仰之間」便是這兩年探索超過 150 個地點後的成果,同時也是法國五月藝術節的節目之一。

在眾多地點中,她特別喜歡村屋和客家村落,因為這些被遺棄的家有一種非常懷舊的感覺。每個地方、餘下的物品都包含各種意想不到的故事,這使她可有無限的聯想。另一組作品「Cabinet of Memories」便展示了藝術家進行田野調查時,所發現雜亂而難解的物件和文物。「這些物品見證了香港過去五至十載的傳統生活方式,包含了來自學校、下舖上居的唐樓、住宅和工業結構等特定場域的故事與歷史。」

「俯仰之間」是曼樂婷走進荒涼之地的靈魂後呈現的所思所感。她表示:「無論是其建築特色,還是這個地方的歷史,又或者因為歲月的消磨而改變地方的面貌,如漸漸與大自然共存、陽光透過倒塌的屋頂照射進室內光線等,一切都令人嘆為觀止。當你經過一番摸索才找到這些地方後,你會覺得自己找到寶藏一樣。」

最後筆者跟曼樂婷表示,她的創作雖然是關於廢墟,然而整體的感覺卻一點也不荒涼,反而帶來明亮的感覺與活力,賦予它們一種生命力。她說:

這些地方於我而言也並不哀傷。大自然和記憶讓它們一直活著!

Daphné Mandel:Hong Kong Time Rift

曼樂婷(Daphné Mandel)。
  • 日期:即日至 5 月 28 日
  • 時間:上午 11 時至下午 6 時
  • 地點:安全口畫廊 香港仔田灣興和街 25 號大生工業大廈 3 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