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機與烏克蘭危機,不應直接比較?

A+A-
台灣一架幻象 2000 戰鬥機正降落新竹。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旋風式訪問台灣,令台海危機重新成為國際焦點。中國以環島軍事演習作為回應,嘗試震懾美國和台灣當局,但政府行動依然無法滿足部分群眾,外界都關注局勢會不會進一步升溫,甚至成為亞洲版的烏克蘭危機。學術平台「外交家」雜誌的評論就認為,兩場危機不能正常地相提並論,中國無法與俄羅斯比較。

該評論指出,中國和俄羅斯與有著非常不同的戰略重點(strategic priorities)。中國現時是世界第 2 大的經濟體,直到 2021 年,國民生產總值是美國的 76%,與此同時,俄羅斯的經濟規模還不到美國的 10%。不過,中國過去強勢的經濟發展,有賴於其「世界工廠」的地方,與世界經濟高度結合,十分倚重於原材料入口和工業品出口。相比之下,俄羅斯的經濟結構相對簡單,主要依賴能源產業,例如石油和天然氣出口。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互相依存,和平時可以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但危機時就會變成弱點。評論認為如果台灣海峽真的爆發戰爭,中國的經濟將會受到非常嚴重的衝擊。中國現時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家,而且頭 10 大的貿易伙伴,有 8 個是美國及其核心盟友。如果中國要承受國際制裁,會引起巨大的經濟影響,並有可能蔓延到社會和政治層面。相反地,俄羅斯決定動武的時候,對經濟的顧慮會相對較少,因為反而是歐盟諸國要倚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來支撐經濟及民生活動。

至於軍事上,俄羅斯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核武國家,在其編制上,陸軍是最強的。烏克蘭是陸地戰場,本來理論上最能展現俄羅斯的軍力強盛。相對起來,中國的軍隊雖然經歷急速的現代化,但始終要到 1996 年的台海危機後,才走向海軍和空軍的現代化之路,其主力始終是陸軍。此外,台灣比起烏克蘭更難入侵,即使台灣海峽非常狹長,最窄部分的寬度還不足 100 英里。雖然中國在沿岸部署大量導彈,但台灣也有先進的軍事系統,要登陸並非易事。

台灣的人口雖然只有 2,300 多萬,還不足烏克蘭的一半,可是台灣的國民生產總值是超過烏克蘭的 3 倍,而且台灣是世界的科技中心,是半導體的主要產地,對西方國家來說,台灣的經濟價值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台灣的戰略價值也是舉足輕重,對日本來說,台灣是其能源入口生命線的一部分;而對美國來說,台灣亦是維繫其東亞海上霸權的重要一環。與俄烏戰爭不同,美國會直接軍事介入的可能性很微,但台灣卻存在這一可能。

在過去,美國一方面與中國建立,另一方面又透過「台灣關係法」,保持與台灣的政經往來,包括對台售武,維持一種戰略模糊的狀態,阻嚇中國「軍事統一」的企圖之餘,也防止台灣正式宣佈獨立。評論認為以中國與俄羅斯的情況極為不同,以其目前的經濟結構與軍事實力,在這個時候向台灣發動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作者認為既然中國可以用上百年時間來實現「民族復興」,洗脫「百年國恥」,也自然不介意再等待多一點時間來完成「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