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兼任 5 部長,澳洲前總理攬權風波

A+A-
前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被揭發在位時秘密兼任 5 個部長職位後,辯稱這是疫情下的「必須」做法,又指實際上並未行使權力,故沒向公眾宣告此事。 圖片來源:路透社

澳洲政壇本週爆出重大醜聞,前總理莫里森被揭發在位期間秘密自我任命,兼任衛生部長、財政部長、國庫部長、內政部長及資源部長,直至 5 月聯邦大選落敗下台,並把全國蒙在鼓裡。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狠批他「破壞民主」、「攻擊議會機制」,但莫里森持續辯解並拒絕辭任議員。雜誌「外交政策」分析,這場攬權風波衝擊當地政界,憂慮會否立下不良先例。

根據總理與內閣部的調查,莫里森先在 2020 年 3 月 14 日,任命自己為衛生部第二部長,兩星期後再承接時任財政部長的權力,包括掌控各種公共服務運作和開銷。翌年 4 月 15 日,他又暗地兼任工業、科學、能源和資源部長,以控制涉及海上天然氣供應的 PEP-11 勘探許可證決議過程。其後莫里森更自行任命為國庫部長及內政部長,前者負責聯邦預算,後者監管情報組織、警察、邊防部隊及移民局等機構。至此,聯邦政府 5 個權力最大的職位都歸於其名下,除了衛生部長,另外 4 名部長事前卻未獲知會。

當時為在野工黨領袖、現為總理的阿爾巴尼斯在本週二公佈此事,形容上屆政府把這些任命保密為「極不尋常」,蓄意破壞澳洲民主的制衡機制。「向澳洲人民隱瞞政府運作,並就誰擔任甚麼部長職位及負責甚麼誤導議會…… 我認為沒有任何解釋可合理化此事。」莫里森卻多番辯解,指當時疫情不明朗方在緊急情況下作出這些「保障措施」,自稱除了「聽取所有必須建議」後曾用資源部長的額外權力,否決勘探許可證外,其他職位都只是名義上兼任而沒行使實權。他強調做法是必須及出於好意,向被冒犯的同事致歉。

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批評莫里森,指其公開自辯為迴避、自私及卸責,亦沒向國民道歉。 圖片來源:路透社

莫里森的說法,難以令人買帳。當記者追問為何瞞騙公眾,他辯稱「沒有必要宣佈賦予了自己額外的權力,除非打算運用這些權力」;對於澳洲總督簽署文件批准他兼任 5 個部長職位,莫里森亦拒絕透露有否與對方討論要隱瞞大眾;即使由現任總理,以至同屬自由黨國家黨聯盟、被「奪權」的前內政部長 Karen Andrews,也暗示或要求他立即辭去聯邦議員一職,但莫里森不為所動。

「外交政策」分析,此事對澳洲政界帶來重大衝擊,就政府最高層的過度擴張、問責制度和透明度起疑。對於莫里森兩年來秘密兼任多個要職,悉尼大學憲法專家 Anne Twomey 直言詭異。「你可以說他這樣做,是因為妄想顯赫,但若說他想成為獨裁者,卻又沒行使(所有)權力。所以到底是為了甚麼?這令所有人摸不著頭腦。」她認同,莫里森的做法確為澳洲民主敲起警鐘。「此乃事關重大,因為我們不想有這種先例。他這次可能沒有濫用權力,但下次有人會以此作為先例,而他們很有可能會濫用。」

總督赫利發表聲明,指任命乃根據總理提議而簽署,符合憲法第 64 條,且未有規定其必須公開宣誓就任;知會公眾與否,則由當屆政府自行決定。

前副總理 Barnaby Joyce 及「外交政策」均指,莫里森的行為並未違法,當局仍在等候法律意見。現任內政部長 Clare O’Neil 亦說,未清楚莫里森有否犯法,但強調此事「對我們的民主作出前所未有侵犯」,不能將其淡化,甚至質疑:「若我們同時有兩名內政部長之際,面臨重大恐襲,那會發生甚麼事?」惟澳洲以修憲困難聞名於世,Twomey 建議如欲避免再有同類情況發生,可規定政府每逢任命部長就必須更新公共登記冊,以增加內閣人選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