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大罷工,新聞記者在爭取甚麼?

A+A-
「紐約時報」位於美國紐約的總部。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罷工潮持續延燒。新聞行業集體罷工本極罕見,「紐約時報」就在 12 月 8 日迎來大罷工,超過 1,100 名員工當日午夜起罷工 24 小時,是 40 多年以來首次發動規模如此大的抗議活動。他們正爭取甚麼訴求?罷工期間又如何維持有限度的新聞報道?

罷工前夕,「紐時」管理層與代表 1,450 名員工(包括 1,270 名新聞部員工)的新聞工會成員進行談判,但談判最終破裂。罷工原因歸咎於上一份合約到期後,員工無法忍受管理層拖延新合約之談判,不願意根據通脹相應提高員工薪金;工會還要求公司維持和加強招聘時承諾的保險和退休福利。

早在今年 9 月,已有部分員工不滿通脹但薪金兩年未有上調,拒絕返回辦公室,曾獲普立茲獎的記者 Emily Steel 便是其中一人。她當時在公開信表示,2014 年她開始在「紐時」上班,當時薪金為 12.8 萬美元,後來只有兩次基於工作表現加薪,但經通貨膨脹,她現在的薪金其實與在 2014 年入職時差不多。

公司聲稱已為員工提供代替加薪的福利,還送贈「紐時」餐盒予到來辦公室的人,但員工認為這些手段不足以彌補工資問題。體育記者 Kevin Draper 表示,普遍的感覺是員工在最困難時被犧牲,公司卻因員工努力工作而賺取了數百萬美元;員工應該得到加薪作為補償。

「紐時」員工自 2020 年 3 月以來就未有加薪,工會現時要求加薪 8%。商業版記者指有公開文件顯示,高層薪金上漲速度遠超過通脹。該報發行人 A.G. Sulzberger 去年總薪金為 360 萬美元,但其 2020 年為 240 萬美元。自 2020 年初以來,公司已支付股東 1.65 億美元股息和股票回購。

截至 2021 年底,「紐時」僱用約 5,000 名員工,其中 2,000 多人從事新聞工作。外界關注罷工期間新聞編輯室會否空無一人。Draper 表示,由於國際記者不屬於工會,意味著世界盃報道等不受罷工行動影響。知情人士指,「紐時」已指定一些擁有新聞工作經驗的編輯負責當日新聞報道,相信這次罷工不會影響公司出版報紙的能力。另有記者透露,被要求在罷工前提前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