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一步步成為國際航空中心?

A+A-
1994 年,飛過香港街道上空的飛機。 圖片來源:Claude ABRON/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香港曾經是市民引以為傲的國際航空中心,擁有世界一級的機場和專業機組人員,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其中國泰航空是最具象徵意義的品牌。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副教授王迪安就在去年發表著作 Hong Kong Takes Flight,講述香港國際航空中心的地位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

香港,起飛之前

在書中,王迪安指出香港民航發展其實一度受英國政府打壓,香港因地理優勢而成為 19 世紀的海上交通樞紐,但這種優勢並未自動轉化為航空業。1949 年新中國成立後切斷與香港的所有航空聯繫;與此同時在冷戰早期,香港還要面對馬尼拉和曼谷等區域對手,雙方展開激烈競爭,爭奪由遠東到歐美的主要長途航線。而香港多山,在建設機場跑道方面處於不利位置。

另一方面,香港作為殖民地,航權受英國政府監管,但英國民航局(CAA)經常將英國海外航空公司(BoAC)的利益凌駕於本地需要。再者直到 1970 年代,大多數香港居民無法負擔航空旅行,航空郵件和貨物通常超越客運量,啟德機場則主要依賴來自美國和日本的遊客和商務人士。正如王迪安在著作中一再強調,只有持續的政府支援,以及本地經濟快速增長,才令香港得以躋身全球領先的航空樞紐之列。

經濟學家過去時常把香港的經濟成就,歸功於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但王迪安的著作正好反駁這點。通過帶來旅客、出入口貨物,民航事業成為香港經濟增長一大支柱。然而航空業發展非常依賴政府支持,殖民地官員要遊走於各方,以達成複雜的國際協議;本地納稅人亦花費了大量資金,不斷翻新和擴建啟德機場。實際上,當英國政府於 1970 年拒絕對啟德機場跑道擴建提供貸款,使地方政府的角色變得更加重要。

國泰制服,側寫香港故事

1999 年,國泰航空展示機組人員新制服。 圖片來源:OLIVER TSA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嶺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韓墨松(Peter E. Hamilton)文章提到,書中亦透過國泰航空的變遷,側寫整個香港政治地位和身份認同的轉變。戰後、成立初期,國泰航空的機組人員主要來自歐洲、中國和日本,穿著軍事風格的制服。到 50 年代國泰起用愈來愈多空中小姐,審美風格也變得西化,空姐要接受化妝教學。到了 1962 年,國泰放棄軍事服裝,轉而追求時尚風格,聘請旅港的美籍設計師 Rudella Shull Wattermant 設計出貼身、融合「東方」和「西方」元素的紅白制服。

隨著國際旅遊變得更頻繁,國泰航空的機組人員也展現更多元化的一面,航空公司鼓勵來自日本、泰國和南韓的空姐,穿上自己的國家服裝來展現東方元素。不過這種東方化視角也帶來爭議,到 1969 年,國泰轉向標誌現代化的迷你連衣裙,並以太空為靈感,搭配火紅色的小精靈帽子。1970 年代到 1990 年代,香港經濟火速發展,居民通過高級品牌重新界定自我,國泰航空亦與 Balmain、Hermès 和 Nina Ricci 合作,重新設計其機組人員的制服。

1980 年 3 月,英國民航局拒絕了國泰航空申請開發「香港-倫敦」航線。這條被本地人視為尊貴的航線,過去一直由國營的 BoAC 及後繼者英國航空(BA)所壟斷。然而,英國航空冷淡的服務態度,加上航班經常延誤,已引起香港市民大眾不滿。隨後香港政府也加入施壓,要求這條航線開放競爭。初時,英國民航局只批准英國金獅航空(BCal)的申請,但港督麥理浩警告民意可能反彈,英國民航局也只好改變決定,讓國泰也獲得經營權,自此慢慢發展成國際知名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