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Wong

|共1630篇|

兼職地獄:日本年輕人淪為「打畜」

臨近元旦,日本的社畜們陸續「收爐」(仕事納め),但一眾稱之為「打畜」(バ畜)、自嘲打工打到天昏地暗的大學生,反而格外忙碌。人手短缺之下,他們作為重要勞動力,工時不斷增加,生活漸被兼職吞噬,危及健康或瀕臨留級。部分人卻說痛並快樂著,指賺錢來追星、美容和整形,令自我感覺更加良好。

兩大票源離棄,拜登提早告急?

展望來年美國總統大選,最愁的或許是競逐連任的拜登。「華盛頓郵報」指他在年底 17 項民調的平均支持率已追平個人歷史新低,並在全國及多個關鍵州落後於最大潛在對手杜林普。據報拜登曾向心腹訴苦,不明為何民望差強人意。但是「路透社」及「全國廣播公司」分析,作為民主黨兩大票源的西語裔選民和年青一族,都有拋棄這位白宮主人的趨勢。

另類聖誕傳統:全家圍爐講鬼故

20 年前「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上畫,自此成為經典聖誕電影之一,仍有很多人翻看此戲當作過節。不過,英國的聖誕除了這種溫馨浪漫作品,其實還有更多陰森、詭秘的鬼故事,圍爐互嚇更是不少家庭的傳統,並且維持至今。當地的電視台和劇團也會「贈興」,推岀帶有懸疑恐怖感覺的聖誕節目。

廢鈔又如何:踏入 2024,印度仍是現金主導?

2016 年底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停用 500 及 1,000 盧比這兩款鈔票,並在 4 小時內回收作廢,以打擊貪污及遏制黑錢。86% 流通貨幣一夜間淪為白紙,令全國上下陷入混亂。批評人士更指,此舉傷害低收入戶,並窒礙非正規經濟發展。但最新研究顯示,現金仍在當地佔主導地位,讓人再次質疑廢鈔令的必要性。

一齣俄羅斯禁劇,如何俘虜烏國青年的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人的民族認同感有增無減。但以蘇聯時代為背景、獲俄府資助的犯罪劇集「小子的話:瀝青上的血」(Слово пацана. Кровь на асфальте),最近卻通過盜版網站和 Telegram 頻道,「攻佔」禁播俄語節目的烏國,成為當地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連續劇,年輕人尤其著迷。更耐人尋味的是,俄烏兩國官員都想禁播此劇。

從抗拒到習慣:口罩已成美國社會一部分?

有別於疫前「無病也戴罩」的亞洲人,美國人以往甚少接觸外科口罩,戴的人不是醫護人員,就是在派對假裝醫護。直至疫症爆發,政府頒佈口罩令,在全國各地引起爭議、指責和蔑視。不過「美聯社」發現,來到 2023 年盡頭,口罩並未徹底從當地消失,反而融入到美國社會當中,成為部分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社交媒體「拋棄」新聞,傳媒業如何應對?

社交媒體全面普及令新聞產業劇變,速食報道、公民記者、假消息等應運而生。傳統媒體即使對科技公司又愛又恨,也不得不追求流量以吸引網絡廣告,但現在它們開始遭這些大型平台拋棄。前稱 Twitter 的 X 移除帖文中報道標題、Facebook 把新聞部門的資源轉到別處、Google 近來兩度解僱相關員工。「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老字號,再陷存亡危機。

【Soul Monday】以滑浪改善精神健康

南非鄉鎮資源不足,兒童經歷創傷事件後,社區內卻缺乏社工和心理學家支援,長遠損害他們的精神健康。本地組織 Waves for Change 就以滑浪作為治療手段,讓那些因貧窮、殘疾、幫派暴力等問題,處於「有毒壓力」高危狀態的 11 至 13 歲孩子,在海中通過學習和群體活動,培養興趣、自信甚至理想。

增長放緩:美國人的「TikTok 時代」將要告終?

從高官紅星到升斗市民,這些年美國人對 TikTok 愈發迷戀,令此「外來」社交媒體擁有強大影響力,左右當地文化、經濟甚至政治。不過,多份年終研究報告顯示,這個平台在美大幅增長多年後,發展空間或已所餘無幾,走到了「炒作週期」(hype cycle)的終點。這是否意味美國的「TikTok 時代」將要結束?

超前部署:Z 世代的防衰老熱潮

社交媒體以至視像會議盛行,小市民也如明星般終日面對鏡頭,令人更加著緊外貌。如今頂多二十出頭的 Z 世代,就已擔憂自己看起來老而「超前部署」,趁還年輕積極護膚美容。今年初,更有 TikTok 短片「14 歲的我為延緩衰老所做的事」受到瘋傳。這種焦慮為不少品牌帶來商機,卻也被部分人視作危機。

以哈戰爭|國際記者無法入境,本地人擔起報道重任

全球密切關注以色列與哈馬斯的對戰,但迄今所有國際記者皆被禁止踏足加沙地區,令他們無法提供全面的實地報道,只能主要仰賴巴勒斯坦的內部人士及社交媒體,憂慮影響新聞質素。與此同時,加沙的年輕電影人、攝影師甚至網紅兼任公民記者,透過文字和影像向外界分享戰時生活,填補當地的新聞真空。

脫歐 7 年,歐洲僑民在英尋求甚麼?

7 年前脫歐正式拍板,350 萬居英歐洲人頓時茫然失措,不知人員流動自由一旦終止,自己及家人能否繼續就業或上學。如今很多歐盟公民已經申請永久居留,甚至歸化為英國公民,形成新一批歐洲僑民。但當中不少人自覺「被迫」為之,更認為該國比離開歐盟前更脆弱。既然如此,為何他們仍想拿英國護照?

澳洲大學改變招生目標,能否減少對華依賴?

過去 20 年,澳洲的國際生人數漲近 4 倍,到 2019 年共有 44 萬名。縱然往後因疫情而一度回落,但現有約 42.5 萬人在澳留學。各間大學更表示,2024 年申請入學的國際學生數字創下歷史新高。但據「經濟學人」分析,基於政治因素,很多院校有意減少對華依賴,校長們都在積極爭取新市場,寄望將中國學生的比例降低。

錄影帶數碼化,在日本愈做愈旺

VHS 錄影帶早被淘汰,7 年前起亦再無播放器出產,令藏於磁帶的回憶和紀錄,淪為丟失鑰匙的上鎖寶物。近日香港有團體與大學合作,收集民間錄影帶作數碼化處理,藉以保留本地昔日文化。同類服務在日本的需求更見急增,有店舖每月更可轉錄 8,000 盒之多,形成一門可觀生意。

救人也待救:印度「鼠洞礦工」的艱難處境

上月印度北阿坎德邦一個隧道地盤倒塌,41 名建築工人被困 17 天後,終獲政府召來的「鼠洞礦工」救出。這群「英雄」藝高人膽大,專門爬過窄道到地下深處採煤,但這樣以身犯險,只能為他們帶來薄酬,在部分地區甚至被視作非法勞動。即使救人後一夜成名,工作和生活未見改善,還要被當局棄如敝屣。

GTA 6 預告面世背後,電玩產業的掙扎求存

全球機迷引頸以待的 GTA 6 終於發放預告,短短 1 分半鐘的影片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不過,部分電玩產業人士感慨,興奮只屬一時。多位專家指岀,今年縱有一系列遊戲大受好評,也有些改編成功的影視作品,可是整體來説,其實全行過得相當艱難,業內的裁員情況更被形容為「災難級」。

俄版 WeChat:普京的超級程式夢

多年來俄羅斯以軟硬件、法律和收購等手段,致力建立主權網絡,入侵烏克蘭後再加強力度,包括瓦解國內最知名科技企業 Yandex。社運分子及專家更指,當局正暗地開發如同微信的超級應用程式,從社交、交稅,到安排入學甚至參軍打仗,皆可「一 app 通行」,藉此全面監控國民、審查和操控網絡資訊。

失信於民後,英國警方如何恢復聲譽?

上月 YouGov 進行的民調顯示,只有 49% 英國人認為警方「做得好」,遠遜於 4 年前的 77%。總督察 Andy Cooke 承認,警民關係從未如此緊張,指此乃警察部門至今「最大危機」之一。為恢復公眾信心,警方決定「深耕社區」,讓專注地方工作的警員組成的鄰里警務隊,在英格蘭及威爾斯加強巡邏。

人來我走:德州湧入移居者,本地家庭遷別處

德州近年成為美國人以至大公司的新家園,尤其令矽谷所在的加州「人財兩失」。光在去年就有逾 10 萬加州人遷往德州,科技巨擘甲骨文、Tesla、Google 以至其他行業龍頭亦爭相進駐。不過,較為相宜的地產市場、政治氣氛和工作機會等吸引落戶的條件,也使一些德州家庭不得不走,甚至反過來搬到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