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是肉食動物,主要捕食海豹,但亦會尋找陸地食物,例如海鳥蛋、麝牛、馴鹿,甚或到垃圾場覓食。在 1983 至 1999 年間,至少有 13 宗有關北極熊捕殺馴鹿或進食馴鹿腐肉的報告。2020 年,科研人員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首度用攝影機拍到北極熊捕獵馴鹿的畫面,並發表論文解構有關在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熊,如何愈來愈多轉向捕食陸上生物。
天衛六
|共289篇|
航空公司佈局低碳氫能飛機
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但在疫情之前,商業航班約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2.5%。這意味著要達到 2050 年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航空業是 40 塊零碳變革拼圖的其中一塊。政府和消費者對高碳排行業愈加施壓,航空公司亦陸續尋求轉型低碳飛行的方案。
繼續用膠,也可以是環保的一途?
塑膠污染是全球問題,散落在自然環境的塑膠垃圾,可在河流海洋中四處漂流。解決塑膠污染首要對付即棄塑膠產品。歐盟自 7 月 3 日起實施「即棄塑膠指令」,規定成員國禁售多種即棄塑膠。香港環保署亦推動「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或於 2025 年落實。到底在禁了即棄塑膠以後,我們有甚麼可用的替代品?
能源轉型陣痛:綠色通脹
全球能源急速轉型,在淘汰石化燃料產能的同時,潔淨能源卻未能跟上步伐。轉型零碳經濟需付上代價,當中令人注目的,就是綠色經濟是否引致通脹。
【COP26】主辦地的格拉斯哥,環不環保?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於今年 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前往格拉斯哥,討論如何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格拉斯哥是蘇格蘭的最大城市 —— 作為主辦方,格拉斯哥及蘇格蘭本身又有何環保政策,成績又如何?
7 年過去,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執政成績如何?
印尼人口達 2.7 億,且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要治理如此複雜和多元的背景並不容易。許多人仍認為印尼是落後和混亂的發展中國家,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Kishore Mahbubani 日前就在國際媒體 Project Syndicate 撰文,力陳印尼近年在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7 年執政下,推行多項法例改革及經濟措施,印尼的經濟和營商環境已耳目一新。
核能:減排唯一出路?
香港行政長官日前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要在 2050 年前做到「淨零發電」,中期目標是 2035 年或之前,以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等取代燃煤發電。雖然施政報告中未有提及核能供電的角色,但目前香港電力約有 25% 來自大亞灣核電站核電。不僅香港,全球多國相繼定下淨零排放的目標,多需要由化石能源轉型到可再生能源。氣候倡議者及政策制定者現在需要作出決擇,到底是否採用核能作為減碳手段。
火星混凝土原材料:太空人的血汗?
太空任務危機四伏,太空船暴露在宇宙輻射、太陽粒子及微流星的危險之中。假如真的要進行遠程載人飛行任務,例如派遣飛船在火星建立基地,船隊需要有建造保護屏障的材料和器材。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團隊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太空員產生的尿液和血液中的化合物,可製成堅固的混凝土,未來或能在太空旅行和建立殖民基地中發揮關鍵作用。
【Soul Monday】觀光同時清潔極圈海岸垃圾
極圈旅遊素來存在爭議,不僅路途遙遠,突如其來的人類活動或會干擾當地生態。旅行要符合可持續原則,甚至要對地區帶來積極影響。在極地觀光時撿垃圾,是其一救贖生態之道。
科學研究如何幫助氣候訴訟?
有關氣候變化的訴訟連年增加,2015 年至今已有超過 1,000 宗氣候訴訟案件。據統計,全球有 37 宗氣候訴訟與「系統應對」氣候變化有關,例如減排計劃未夠深入。除此以外,亦有訴訟與挖礦、森林砍伐等個別項目或行動有關。隨著更多氣候科學研究面世,氣候倡議者亦有更多彈藥發起氣候提訴。
捕撈南極磷蝦為何有生態爭議?
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只有萬字夾大小,其身雖小,但處於海洋食物鏈的底層,角色卻相當重要。它為其他海洋生物,例如鯨魚、企鵝、海豹等生物﹐提供豐富營養。以生物質計算,磷蝦比人類還要多,單在南極的數量便有約 4 億噸。漁業界標榜捕撈南極磷蝦設有限額,屬可持續作業,但生態保育者則擔心,隨著磷蝦需求上升及捕撈增速,此舉仍有可能危害南冰洋的自然生態。
幫你種樹?相信植樹承諾前先問這些問題
樹木生長會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儲存在樹木之中。植樹以抗暖化及補償以往砍伐所損失的樹木,策略正確,但實際操作往往與設想有落差。
四大會計師行將成 ESG 順風贏家?
能將報告 ESG 數據的方式標準化,並由權威機構來檢查和擔保,才能說服市場投資者。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理所當然地要做「出頭鳥」,趕上 ESG 潮流,把握行業擴張的機會。
綠船來了,船運業如何減少碳排放?
據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資料,船運業平均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約 2.4%。丹麥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正在為航運業去碳化邁出新一步,訂購 8 艘新船,每艘船可以裝載 1.6 萬個貨櫃,既可以使用傳統的燃油,也可以使用碳中性甲醇(又稱綠色甲醇)。這是馬士基事隔 6 年再次下新訂單,它們將取代部分舊船的載運力。
簡約投資航行:澳洲金融科技初創 Spaceship
股海風雲莫測,突然殺出的政策可隨時讓概念股變成「丐念股」。投資新手或擔心投資虧損風險,未敢踏出第一步。澳洲近年冒起一些新創科技金融公司,化繁為簡,以簡約投資方案及低廉年費吸引投資初哥,該他們安心踏上投資路。
如何滿足未來電動車電池需求?
在疫情之下,去年全球汽車整體銷情低迷,惟電動車銷量不跌反升,大增 41%。一些傳統汽車巨頭更拋出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例如通用汽車宣佈到 2035 年停售汽油動力和柴油車型,德國 Audi 亦計劃到 2033 年停止生產此類汽車。電動車浪潮乘全球減碳風潮聲勢浩大。電動車的核心是驅動四輪的電池;而要滿足未來電動車的需求,關鍵是要有充足的稀有金屬供應及建立電池回收鏈。
英國起動氫經濟大計
英國商業能源及工業策略部週二公佈,在 2030 年之前英政府將投放 40 億英鎊發展氫氣工業,預計可創造 9,000 個工作職位,更豪言至 2050 可發展成價值 130 億英鎊的產業,為 10 萬人提供就業。目標是到 2030 年可生產 5 吉瓦的低碳氫氣,相當於英國 300 多萬個家庭每年消耗的天然氣能源。
植物牛肉之後,是植物海鮮浪潮?
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糧食需求隨之上升,而且平均消耗更多肉類。要滿足人類無止境增長的食慾,仿製出肉類香氣、味道及口感的植物肉也許是解決方案之一,像美國植物肉品牌 Impossible Foods 的「不可能植物牛肉」經已推出市場。植物牛肉先拔頭籌,緊隨其後的大有可能是植物海鮮浪潮。
【ESG 趨勢】極端天氣下,保險業如何自保?
不少人「水浸眼眉」,才察覺危機到來。全球暖化導致愈來愈多的極端天氣,近月在中國河南、英國倫敦、西歐多國都有暴雨導致嚴重水災和水浸,造成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面對天災風險,許多人會替家居財產、商業建築和設備購買意外保險。極端天氣與保險業息息相關,行業在 ESG 方面便要更賣力。
建立「蛋白質組數據庫」有何作用?
DeepMind 日前發佈數據庫,當中幾乎包含所有人體中蛋白質的三維結構。這些蛋白質結構數據,是由去年展示的蛋白質折疊系統 AlphaFold 計算得出。數據庫免費開放,對許多領域的科學家來說是極大的突破和便利,很可能構成生物學和醫學新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