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

|共84篇|

大流行與氣候變化有關?

現今可說是全球病毒傳播的黃金時期。估計現時有 4 萬種病毒潛伏於哺乳動物體內,其中 4 分之 1 有可能感染人類。但隨著氣候變化迫使動物遷移至新的棲息地,許多從未共存的動物聚居,病毒就有機會溢出到陌生的宿主,最終傳染人類。

炎炎夏日:熱浪如何威脅人們精神健康?

英國氣象局指,本週一、二,英格蘭部分地區氣溫高達攝氏 40 度,更發佈了史上首個紅色高溫警報,建議市民避免外出。去年,熱浪在英國造成超過 1,600 人超額死亡。近日香港天氣同樣酷熱,天文台亦一度發出「高溫天氣持續」特別提示。氣候變化下,這類熱浪或會愈來愈常見,除了要小心中暑,有專家更指出炎熱天氣會威脅精神健康。

美國防止自殺之法:一個易記的電話號碼

近日復課,卻相繼有學生因壓力問題選擇輕生,令人惋惜。事實上,自殺問題不止困擾本港,據世界衛生組織去年的報告,每年有超過 70 萬人死於自殺,更成為 15 至 19 歲青少年的第四大死因。為處理心理健康危機,美國多個州份今夏將實行只有 3 個號碼的全國自殺預防熱線「988」,方便人們可以像撥打「911」一樣作緊急求助。

AI 轉身變:生產鏈技術如何解決公共衛生問題?

每套健全的公共衛生制度,皆由成千上萬的拼圖組裝而成,從檢測到會診,中間經歷無數程序,每一步驟都要做好管理。對於一些資源緊拙但疫病為患的政府而言,要維持醫療系統是特別艱鉅的任務。「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報道,在跨國機構協助下,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始用人工智能支援的生產鏈管理程式,決定新診所選址、分配人手和裝備,令人民更容易得到醫療服務。

在西澳洲,就業不穩正式被視為公共衛生災害

病毒可以殺人,貧窮同樣可以殺人,不過其影響有時會被醫學專家忽視。澳洲的西澳洲省就正式把就業不穩(job insecurity)列為公共衛生災害(health hazard),伊迪斯科文大學商業法學家 Alexis Vassiley 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背後的理據。

噪音雷達,還市民清夢

噪音帶來的健康問題日益受關注,而且不少大城市居民在感受過封城期間的寧靜後,難再忍受來自道路噪音,尤其是電單車刻意發出的隆隆巨響。法國當局就在 7 個城市安裝「噪音雷達」作試驗,檢測及拍下發出過大噪音的車輛,希望藉此訂立一個噪音污染限制,並對超過限制的駕駛者處以罰款。

放棄清零的胡志明市,如何步向新常態?

疫情初期,越南曾經是清零典範,但胡志明市自去年爆疫失守後,政府已放棄清零,維持基本防疫措施,嘗試「與病毒安然共存」,即使近日確診人數創新高,仍堅持繼續解封。在越南進行民族誌研究的美國博士生 Rachel Tough 就在文化雜誌 Mekong Review 撰文,為讀者導遊「新常態」(bình thường mới)下的胡志明市。

研究:無公民參與抗疫決策,削弱社區復原韌力

加拿大舍布魯克大學健康科學及政治學者,對加拿大抗疫政策進行研究,發現政策制定過程排除公民參與、邊緣化拒打針小眾,結果不但會削弱政府公信力和社群互信,也會削弱社區復原韌力,長遠令社會無力對付下一波集體危機。

英國醫學期刊:寂寞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

由年底的聖誕、除夕,再到 2 月 14 日的情人節,節慶一個接一個,能夠跟摯愛一起過固然是幸福美滿,可是對某些人來講,每逢佳節卻是倍感寂寞。今年 2 月,醫學界權威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就發表編輯評論,形容寂寞已經成為一場公共衛生危機,需要各界正視。

英國醫學期刊呼籲:藥廠應立刻公佈疫苗原始數據

特首林鄭月娥宣佈將於 2 月 24 日起推行疫苗通行證,市民到時須至少打一針疫苗才可到食肆、商場等處所。就在香港政府的「專家顧問」呼籲全民接種疫苗,認為有助遏止疫情的同時,醫學界殿堂級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編輯們卻作出呼籲,疫苗廠商應立即公佈實驗原始數據,方能作科學討論。

【COP26】在全球暖化下,人類會變得暴戾和抑鬱?

在過去數十年,全球暖化被視為是人類未來的一大生存危機,已經成為世界政治、經濟和科研的關鍵詞。過去有不少研究指出了全球暖化如何加劇颱風、熱浪、山火、水位上升等天災和極端天氣,可是就只有較少研究聚焦於其對人類個人健康的影響。三位布里斯托大學學者近日在網站 The Conversation 分享,氣候變化下,人類會怎樣容易變得暴戾和抑鬱。

歐國盃:一個鼓勵不健康消費的舞台?

6 月 15 日,葡萄牙首席球星 C 朗拿度在記者會上,拿開兩支可樂,並呼籲大家多喝水,一時成為全球佳話。除了歐國盃贊助商可口可樂成為焦點,也令人反思如何保持健康生活模式。格拉斯哥大學公共衛生學者 Robin Ireland 和社會學家 Christopher Bunn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用公共衛生角度分析歐國盃的贊助風波。

陶傑:追究病毒責任的變局

過去一年,美國「攘外必先安內」,民主黨和自由派視杜林普為唯一的人類公敵。結果就是當杜林普的內閣官員如經濟事務顧問納瓦羅聲稱病毒來自中國的實驗室,「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美國主流傳媒與社交媒體全部視之為種族主義陰謀論。今日輪到這些人轉軚。但是要中國賠償,有重重的技術和法理困難。

疫苗護照構思,源於 124 年前英屬印度?

為恢復國際跨境旅遊,先後有國家提議設立疫苗護照,但如此侵犯私隱又限制行動自由的政策,同時惹起國際社會反響。事實上,疫苗護照的構思早見於 124 年前的英屬印度,但政策變相賦予殖民政府更大權力,加上其他防疫措施不得民心,結果就觸發印度各地爆發示威騷亂。

【圖解】台灣 H1N1 疫苗接種計劃

世界衛生組織對上一次宣佈「全球大流行」是在 2009 年。當年,新型流感病毒 H1N1 首先在墨西哥出現,隨後迅速在全球傳播。6 月,世衛宣佈全球進入流感大流行。此前一個月,台灣在出現首宗境外傳入病例後,與應對武漢肺炎一樣迅速採取防疫措施,獲得國際肯定;而在推廣疫苗接種計劃方面,則同樣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