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共51篇|

薪水不及最低工資:英國刑事大律師工潮

近日,愛丁堡清潔工人進行大罷工,企圖以垃圾圍城的景象向僱主施壓,卻有港人移民主動執垃圾,事件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在大通脹的年代,英國罷工浪潮又豈止愛丁堡清潔工。過去半年,由大學職員到鐵路工人和巴士司機都相繼罷工,而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刑事大律師也勢將加入罷工運動,事關他們的起薪點甚至可以低於最低工資。

香港開埠早期的一大支柱:苦力貿易

19 世紀,在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已慢慢發展成為一個貫通中西的重要港口。不過開埠早期,香港產業仍然相對單調,倚賴轉口生意。當時香港所轉口的不單單是貨物,更加包括「工人」,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人口販賣,當時俗稱「豬仔館」的招工局,在香港成行成市,更撐起早年經濟。

以生命換生計:亞洲民工的灼熱勞動

從香港、東京以至倫敦、紐約,各地持續受酷熱煎熬。聯合國及多國政府建議,人們應留在室內及使用冷氣機,以免中暑,甚至死亡。但對於數百萬正在亞洲多國,工作於地盤、船廠、礦山、工廠及農園的外勞,炎夏乘涼乃奢侈之舉。為免口停手停,他們只能長期暴露在戶外高溫和潮濕環境,以生命換取生計。

【制裁俄羅斯】外勞天堂變色,危及中亞國家

由於生活成本低、求職容易,加上語言相近,俄羅斯向來吸引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外勞。他們的匯款養活了全家,更成為此這兩國家的經濟支柱,去年佔國內生產總值(GDP)多達 3 分 1。惟「經濟學人」分析,西方社會就烏克蘭戰爭對俄制裁,想要施壓以令普京停止侵略,卻連帶危及在俄工人的生計,以至中亞多國的命脈。

廖康宇:了解國家與工運,讀陳峰「當代中國的國家與勞工」

本書探討了多個研究中國大陸勞資衝突的重要課題,例如在市場化改革下,工人的政治意識形態有何改變?在權威政治體制下,工人和工人領袖如何能夠爭取話語權?中華全國總工會作為中國大陸唯一合法的工人組織,在維護工人權益上有何貢獻和限制?

退訂 Coupang:韓版亞馬遜為何淪為眾矢之的?

被喻為韓版亞馬遜的 Coupang 在今年初於美國上市,創辦人金範錫成為新興億萬富翁,其「哈佛輟學再創業」的事跡,更為世人津津樂道。但在上週六,「退訂 Coupang」登上韓國 Twitter 實時熱門話題首位,相關帖文超過 10 萬則,其他社交媒體也有類似情況。這波杯葛浪潮源於一場大火,但這間全國最大電商的非人道職場,其實早已燃起年青人的怒火。

在後杜林普時代,反省美國菁英階層的暴政

杜林普數個月前在爭議聲中下台,自由派菁英歡呼喝采,一如既往嘲弄杜林普選民低學歷、鄉下佬。著名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Sandel)卻在新書「才德的暴政」(The Tyranny of Merit,台譯:成功的反思)警告,才德至上的制度,使菁英階層恃才傲物,被全球化淘汰的勞工卻尊嚴掃地,積累的民怨成就杜林普上屆當選,但菁英階層始終不明白自己該負的責任,未能反省政治失敗的成因。

印度工匠 —— 高級時裝的隱形支柱

多個奢侈時裝品牌的成衣系列,還有走紅毯用的高級訂製服,原來一直依靠印度工匠的手藝,為這些華麗服飾穿珠繡花。在印度飽受疫情摧殘之際,西方社會對新衣的需求亦見下降,長期合作的品牌因此突然減產,令不少供應商無法負擔成本或向工人支薪。惟這些供應鏈過於隱形,外界只看到時尚裝束,卻不見匠人之苦。

中國工會真能保障零工工人?

去年 5 月,有學者發表文章,稱讚穿上外骨骼的中國外賣員,背上重達百磅的 3 個外賣箱,以自信、輕快的步伐在城市遊走;又稱「網約派送員」「愈來愈為政府及公眾所認可」云云。言猶在耳,本月 11 日,中國外賣送餐平台「餓了麼」的 47 歲外賣員劉進,以自焚方式追討被扣工資,其稱「連命都不要了⋯⋯ 我要我的血汗錢」的自焚片段在中國網絡廣為流傳。「經濟學人」訪問專家學者,指問題在於官方對公民社會的壓制,讓工人更難求助。

外勞武肺:新加坡的天與地

新加坡近日的武漢肺炎確診數字急增,甚至連續兩日創下單日確診新高。據報道,近期絕大多數患者均為外勞。相較新加坡國民平均居住空間達 323 平方呎,外勞惡劣的居住環境,成為新加坡天與地的反差代表。新加坡政府忽視外勞的生活環境和抗疫工作,或是疫情爆發的原因。

中東外來勞工的悲歌:失業、挨餓、武漢肺炎

中東的波斯灣國家,長期依賴由亞洲和非洲輸入的廉價外來勞工來發展經濟,但一場武漢肺炎,令潛藏的問題無所遁形:一方面,2022 世界盃主辦國卡塔爾繼續冒險趕工、建設球場;另一方面,經濟不景導致大量人失業,對缺乏政府幫助的外來勞工來說,病毒的恐懼只是其次,解決飢餓才是燃眉之急。

強國夢的軟肋:印度人富裕了還想要甚麼?

對於印度人來說,其他國家以數十年時間才得到的資訊科技革命,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發生,也令他們更加渴求知識,了解外界,嚮往個人成就和自由。這般心理狀態,可以解釋為何印度人的生活水準得以提高之後,他們的幸福感並沒有相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