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太林的父親是一名鞋匠,來自工人家庭並成為知識分子的他,受列寧賞識提拔。Suny 補充:「想像一下,像史太林這樣年輕、充滿活力的革命者,讀到列寧『怎麼辦』這本小冊子時,會受到甚麼樣的影響。他們會認為,是列寧的遠見讓自己擔任向外鼓動及宣傳的重要角色。所以,史太林馬上轉為列寧主義的信徒。」
布爾什維克
|共3篇|
史太林,從神學院學生到布爾什維克(上)
假如希特拉成為畫家、墨索里尼繼續在小學教書,世界或會多一分和平。獨裁者未必天生,出身高加索地區格魯吉亞的史太林,少時曾進入神學院,日後卻成為布爾什維克一員。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及歷史學榮譽退休教授 Ronald Grigor Suny 去年出版「史太林:革命之路」(Stalin: Passage to Revolution),追溯史太林從童年在格魯吉亞到投身革命的軌跡。
陶傑:一百年前的一場瘟疫
今年是蘇聯 10 月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 11 月 7 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攻陷聖彼得堡的冬宮,從此不但改變了俄國的命運,也塑造了整個 20 世紀的人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