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駭人傳聞滿天飛,一宗又一宗離奇「自殺」命案接連發生,標誌這個城市已進入全面威權時代。在太平洋彼岸,南美洲的巴拉圭,1954 年至 1989 年在獨裁者斯特羅斯納的鐵腕統治下,經歷了長達 35 年的恐怖時代,無數國民被殺、失蹤和遭受嚴重性暴力。今年 9 月,人們在斯特羅斯納的故居發現了部分遇害人的屍骨。
殺戮
|共5篇|
天主教會:菲律賓抵抗暴政的最後堡壘?
警察不受法律約束,對所謂嫌疑人濫捕濫殺,每晚都有人被五花大綁,陳屍街頭,年紀最輕不過 3 歲,這就是菲律賓緝毒戰的日常。這場持續 3 年的人道災難中,有天主教神職人員毋懼殺身之禍,四出拯救無辜受難者,又支援群眾上街抗爭。因為在他們眼裡,這是一場關乎社會道德基礎的終局之戰。
Moyashi:精靈殖民主義
十多年前,寵物小精靈曾經有一隻基於紅版所創作的民間二創版本,一般稱為「恐懼黑(Creepy Black)」。這個版本與原來最大的分別是,你擁有一隻稱為「鬼(Ghost)」的小精靈,可以利用牠殺死戰鬥對手的小精靈與訓練員,戰鬥地點便會出現一個墓碑,而且永遠不會消失。
古希臘殺戮文化如何令西方文明崛起(下)
但是鄂圖曼帝國缺乏銀行系統,他們在伊斯坦堡也不能進行安全投資,而是時常暗地到歐洲投資,輸入昂貴的歐洲奢侈品,而沒有投資本國教育、公共建設和軍事遠征的意識,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曾謂:「在那些不幸的國家,人民隨時有受上級官員暴力侵害的危險,於是,人民往往把他們的大部分財產藏匿起來,一旦災難來臨,就能轉移到安全地方。據說,在土耳其和印度這是常有的事,我相信,在亞洲大部分國家都如此。」
古希臘殺戮文化如何令西方文明崛起(上)
希臘人和他們的敵人大為不同,他們擁有個人自由的感受,紀律更為嚴明,武器更為致命,戰士之間關係平等,主動求戰的意識強烈,思維靈活能更快適應新的戰術。他們偏愛 Carnage,源於他們共識的政治體制,中產階層內部的平等地位,以及民眾主動監督政治事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