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之中,有無數弱勢族群被強鄰同化吞噬,其背後的文化和語言亦隨之失落。不過,也有很多人拒不認命,以文化戰線守護自己珍而重之的價值。在英國,藝術家們就透過一齣數百年歷史的劇目「祈禱集」(Ordinalia),嘗試拯救古老的康和語(Cornish)。
瀕危
|共3篇|
瀕臨消失的地方語言:澳門土生葡語帕圖亞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靈魂,是身份構成的重要部分。可是,由於各種政治和社經原因,很多地方語言正面臨消失。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字,全球大概有 6,000 種語言,當中約 40% 處於瀕危狀態。在與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也有一種地方語言瀕臨消失,那就是澳門土生葡語「帕圖亞」(Patuá)。
為塞舌爾海椰子「留種」
位於印度洋非洲東岸一帶的群島國家塞舌爾,其中兩個島嶼有一種特有植物 —— 海椰子。海椰子種子是全世界最大最重的種子,可重達 25 公斤、長至 50 厘米。這顆狀似臀部的塞舌爾珍寶,早在去年疫情大流行前已是黑市暢銷品,導致島上保護區偷種子事件頻生;當地組織現正想辦法為海椰子「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