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殖

|共48篇|

香港陪審團制度與法治之確立:裕城辦館毒麵包案

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當遇上涉及政治敏感案件時,設立陪審團不太適合,因為陪審團成員沒有受過法律訓練,要摒棄個人政治傾向,以絕對法律原則處事,實在相當困難。其實香港開埠之初曾發生世紀懸案「裕城辦館毒麵包案」,大量洋人中毒,甚至包括寶寧港督及其夫人,但寶寧堅持由陪審團裁決,最終疑犯脫罪,成為香港法治的經典案例。

【愛在左右】牛奶公司百年界石 尋找山中舊日香港蹤跡

兩年前,山藝教練 James 和 Ebee 在家中附近行山時,無意中發現了港督府山頂別墅界石。透過自身閱讀地圖和座標的專長,兩人開始了尋找香港界石的旅程,除了記錄座標,還會到檔案處查找資料、了解地段的歷史,甚至建立電子地圖,將「尋寶」成果放到網上與其他歷史愛好者交流。

制衡港督的機關:英國殖民地部

香港在 1841 年開埠,1842 年根據「南京條約」被滿清割讓予英國,1843 年「英王制誥」宣稱香港為英國皇家殖民地,直至 1997 年主權移交中國。在英治香港時期,政府行政長官為香港總督,由英國君王委任。不過,港督其實要面對很多制衡,在 1971 年之前,英國殖民地部(Colonial Office)對於港英政府的行政運作,特別是財政使用,就保留一定權力。

聯繫匯率之終結:1972 年港元與英鎊脫鉤

一直以來,聯繫匯率制度被認為是香港能夠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令香港走出多次環球經濟危機。不過,近年中美交惡,金管局也為被剔出 SWIFT 作預案,「幫港出聲」成員雷鼎鳴甚至形容聯繫匯率不合時宜。過去,香港其實曾結束過聯繫匯率,於 1972 年與英鎊脫鉤。

語言學家港督:寶寧

在 19 世紀開埠初期,香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華洋雜處的國際港口,不單止有廣東華人、英國白人,還有葡國人、巴斯人、猶太人、印度人等族群聚居,行政首長要跟各界打好關係,需要具備優秀的語文能力。香港曾經出過戴維斯和金文泰等數任漢學家港督,但達到語言學家級數的,或許只有一個,就是號稱懂得 200 種語言的香港第四任港督寶寧(Sir John Bowring)。

漢學家港督:戴維斯爵士

香港大部分人口操粵語,寫繁體中文,要與民溝通、勝任行政首長一職,中文水平十分重要。在港英時期,香港就出過多位漢學家級數的港督,最早一位在 1844 年滿清咸豐皇帝尚未登基的時候,就成為了香港第二任港督,任內大力推動學術和文化發展,但卻得罪全港商人。他就是戴維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

香港曾媲美法國蔚藍海岸 —— 東方里維耶拉

現今香港以「亞洲國際都會」自居,1930 年代則以「東方里維耶拉」(The Riviera of the Orient)之名,媲美法國度假天堂。曾經有西方旅客投訴貨不對辦,大文豪海明威的妻子便埋怨市區臭氣熏天,張愛玲返回上海後,卻對里維耶拉意象念念不忘,最終成就出代表作「傾城之戀」。究竟這個形象從何而來?反映的又是甚麼樣的香港?

省港大罷工:鷹派與開明派港督之爭

上世紀 20 年代,在中國左派號召下,香港曾經出現一場歷時超過一年的省港大罷工,為經濟帶來毀滅性影響。港英政府無力擺平政治亂局,英國政府決意撤換強硬派的港督司徒拔(Edward Stubbs),但繼任人選一度惹起爭議。英國政府最終捨棄鷹派的施勳(Claud Severn),委任開明派的金文泰(Cecil Clementi),令香港得以由亂入治。

短命的武官港督:砵甸乍

港英時期,香港的行政首長為香港總督,在殖民體制下由英皇任命。156 年的英治歷史,香港曾先後出過 28 位港督,多為殖民部官員或者外交官,早年也有武官出身者,包括香港最短暫的港督、任期還不足一年就在一片爭議聲中離職的砵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

當人民不想脫離英國樞密院:停滯不前的加勒比司法法院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佈全球各地,至今仍然留下很多重要的遺產,包括國際認受性極高的普通法制度。加勒北海多國如牙買加、巴巴多斯、千里達等都曾經是英國前殖民地,獨立後繼續留在英聯邦,甚至依然視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為最高法院。在解殖思潮下,多國領袖曾經推動把終審權轉移到加勒比司法法院(Caribbean Court of Justice),但人民之間似乎反應冷淡。

黃大仙竹園:引發外交風波的拆村事件

在黃大仙祠旁的小巴總站,有條名為「竹園村」的古村,如今只剩數十座鐵皮屋及村屋,昔日卻曾經盤踞整個黃大仙區。1957 年港英為興建黃大仙徙置區下令拆村,引發九龍 13 條村落聯合抗爭,中國外交部以代表「中國居民」名義,兩度向英國政府提出外交照會。究竟這件香港內部事務,是如何升級到外交層面?

20 世紀港英洋人的風水體驗

臨近春節,又會有風水師傅在各大媒體出現,分享如何移動擺設,在新一年催旺運勢。很多現代都市人會覺得風水沒有科學根據,只是一種迷信,但其歷史可追溯至晉朝,是華人傳統文化一環。在港英時期,香港曾經是一個華洋混雜的大熔爐。香港知名保育家華德斯(Dan Waters)就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文章,分享 20 世紀港英洋人的風水體驗。

回到 1861 年,英屬香港下的九龍半島(二)

1861 年 1 月 19 日,領土交接儀式過後,英國政府正式入主九龍半島,是香港歷史重要的時刻。前文提到,在開埠初期的九龍半島,客家人、鶴佬人和惠州本地人發展出蓬勃的採石業和農業。著名香港史學家許舒(James Hayes)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的文章,同時解構了當時九龍半島的秩序如何得以維持。

回到 1861 年,英屬香港下的九龍半島(一)

1860 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滿清政府被迫簽下「北京條約」,同意割讓九龍半島予英國。可是,其實到 1861 年 1 月 19 日,時任英國駐中國特別大使伊利近伯爵(The Earl of Elgin)才出席領土交接儀式,代表英方正式入主九龍。著名史學家許舒(James Hayes)就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重塑 160 年前九龍的面貌。

戰時構思的香港政治改革,為何在重光後流產?

不少輿論認為,香港沒有民主是港英政府所致,但回顧歷史,殖民地政府確曾提出過政治改革,部分是淪陷時期,被囚官員為香港重光的改革構思,最著名有推動民主改革的「楊慕琦計劃」。但有史家認為,地緣政治與中國因素,使殖民地選擇維持政制現狀。

香港眾生相:19世紀的白人工人階級(二)

前文提到,在香港開埠早期,除了港督、殖民地高官和一眾商行大班從英國遠洋而至,也有一班中下階層的白人來到這個遠東殖民地,希望碰一碰運氣。這班白人平民的故事,是香港早年歷史重要一環,卻被世人遺忘。前香港大學社會學教授黎必治(Henry J. Lethbridge),曾在 70 年代於「皇家亞洲學會期刊」發表文章,細訴一群白人工人的生活面貌。

戰火中的香港:韓戰篇

二戰結束後,世界隨即陷入冷戰之中。共產中國在 1949 年成立後,很快就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發生一場正面軍事衝突,1950 年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抗美援朝」,在韓戰中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壘。當時香港仍是英國殖民地,當英國也參戰,香港就扮演重要角色,而韓戰也改寫了香港戰後的發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