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查報道

|共4篇|

【新聞自由】諾獎得主,如何在俄國狹縫中生存?

俄羅斯著名調查記者、「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穆拉托夫 (Dmitry Muratov),與菲律賓記者雷薩(Maria Ressa)同獲今年諾貝爾和平獎。二人得獎理由是「努力捍衛言論自由,而這是民主和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在威脅日益加劇的俄國新聞環境中,穆拉托夫與「新報」要捍衛言論自由著實不易。自 2000 年起,「新報」已有至少 6 名記者遇害,這份俄國「最勇敢」報紙仍能存活至今,原因之一可能跟穆拉托夫個人與俄國各界人士一直保持良好關係。

【記者真空】愈來愈難說的中國故事

面對西方媒體無端指責,「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驟聽似是有力反駁。當然,今天也有不少外國媒體進駐中國採訪,這些記者又是否了解中國?曾在「金融時報」、「大西洋」雜誌等媒體評論中國時事的 James Thorpe 表示,近十年來,身在中國的外國記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和偵查新聞的空間愈趨收窄。

調查記者:極權的眼中釘,真相的守護人

新聞從業員進行調查報道,搜羅各種資料及證據,以揭露貪贓枉法之事,為公眾守護真相。但在專制國家,此舉往往觸動極權神經,令他們成為當局的眼中釘,出盡手段想要趕盡殺絕,好讓人民繼續被蒙在鼓裡。近日在俄羅斯及塞爾維亞,就有至少兩名調查記者遭受打壓及抹黑,起因均與其偵查工作有關。

烏克蘭記者賭上生命,只為真相

不論是前線報道還是偵查,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工作,只為監察社會,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得到保障。但可惜的是,揭露真相、正直敢言者,往往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像在烏克蘭,做偵查報是一項危險的工作,記者慨嘆法治制度的失敗,令不平則鳴的他們一直暴露於危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