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11篇|

父母瘋狂拍照分享,窩心反成負擔?

「櫻桃小丸子」裡小丸子的好友的小玉,經常一個困擾 —— 父親穗波真太郎太愛給她拍照,藉此記錄她的成長。不單在卡通世界,現實中不少家長都愛捕捉兒女成長每一刻,甚至更進一步在網上分享。不過有時過度分享這些成長照片,或會做成家長本人和子女的苦惱。

送禮物之必要

聖誕節之後就到拆禮物日。交換禮物似乎是聖誕節指定動作,不過,要在人頭湧湧的商場選購禮物、網購又怕臨近旺季未能準時送達,費時費心之外還費錢,到底意義何在?康涅狄格大學人類學及心理科學副教授 Dimitris Xygalatas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解釋送禮的作用。

從倭黑猩猩愛分享,看人類演化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自然仰賴彼此合作來生存和發展。但社會生活少不免利益糾紛甚至嚴重衝突,如何調和爭執、善待他人,成為一大考驗。剛果民主共和國蘿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棲息著同樣是社會性動物、要面對各種「猩際關係」的倭黑猩猩(bonobo)。園區研究人員便嘗試觀察牠們的行為,從而瞭解人類如何演化一顆善良的心。

我們該如何分擔彼此的痛苦?

「為甚麼是我?」這是飽受痛苦煎熬的人常見的抱怨,往往叫陪伴在側的至親不懂回應。南韓從事人權工作多年的社工嚴寄鎬著作「痛苦可以分享嗎?」觀察分析,遭逢厄運或罹患惡疾的人,經常發現言語不足以表達自身痛苦,以致跌入苦不堪言的絕望,換成向身邊人埋怨和發洩,親友要不是跟著情緒崩潰,就是避之則吉,結果更叫受苦者孤立無助。那麼我們該如何分擔彼此的痛苦,才能夠做到互相扶持,不至於拖垮對方?

為何面對面時玩手機,會影響我們的交流?

一機在手,世界各種資訊觸手可及。手機改變了世界,也造就了許多低頭族,佔據日常的生活時間。也許你也遇過以下的場景:與朋友用餐時,各人默不作聲地按著手上的電話,甚至情侶之間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很好奇,手機如何影響我們的交流,使我們的社交關係變得疏離?

假新聞推手 —— 65 歲以上長者?

2016 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被指在社交媒體大量流傳的假新聞影響選舉結果。假新聞如要發揮影響力,網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 Facebook 分享再分享的推手究竟是誰?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及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便發現,保守派及 65 歲以上人士,在上次大選期間分享的假新聞數字甚高。

Facebook,成為他們最深層秘密的聚集地

家醜不出外傳,而患有疾病,有時也難以啟齒,想找到同路人互相安慰並不容易,比起在討論區上大海撈針,在 Facebook 群組上似乎更易找到同病相憐者,互相傾訴,互相交流情報,這甚至可身心靈治療的一部分,所以不少人都正在 FB 上分享他們最深的秘密。

影相如何改變記憶和情緒?

我們都知道科技便利容易使大腦,包括記憶,產生惰性。資訊泛濫使人善忘,濫用導航軟件令人倒退成路痴。最近一個研究邀請近 400 人參與實驗,發現旅遊影相,分散注意力,使人抽離當下,最終削弱回憶。不單拍照影響記憶,另有實驗指,太常分享相片,更會改變當事人的記憶視點,剝離親身感受。

陶傑:手機上的人民公社

「群組」在中國人之間特別流行,因為生活富裕,空虛無聊。許多人在群組中炫耀毫不相干的生活細節:今日去何處購物、在哪間餐廳進食。群組組員有十多個,人人被迫「分享」。一旦有人受不住太多強制「分享」的滋擾而自動退出,即背負上 Anti-Social 的罪名。管理員不悅:是不是不喜歡我們?還是這個成員患上了社交厭倦症?退出的人容易受到千夫猜疑,變為群組的人民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