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

|共27篇|

疫情掀起的大辭職潮,已經退去

2021 年疫情仍在世界蔓延之際,德州農工大學管理學教授 Anthony Klotz 首先提出了「大辭職潮」現象,更預計大辭職潮「可能會帶來持久變化」。不過到了 2023 年,不同媒體陸續斷言大辭職潮已經終結 —— 大批勞動力正返回疫情前的工作崗位。就連 Klotz 本人也承認,大辭職潮「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辭職率大幅下降,「就像疫情從未發生過一樣」。

放寬員工儀容規定,日超市更易招聘員工

一直以來,日本企業都認為員工的外型是公司的門面,所以會規定員工的髮色及服裝必須端莊。但連鎖超市集團 Belc 正打破舊有觀念,在超市門外張貼海報:「員工的儀容開始多元化,我們對頭髮、指甲等的標準大幅放寬,感謝顧客的理解與配合。」

超強日企塑造超級員工(上):從機器到虛擬幣皆自創

一般人或許對日本半導體設備廠迪思科(Disco)很陌生,但這家公司在半導體產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領導地位。在電動車產業的帶動下,迪思科 2022 財政年度合併營業利潤預計首次超過 1,000 億日元,比上財年增長近 2 成,連續 3 年刷新歷史最高利潤。它增長的原動力,來自其獨特的管理模式,更藉此催生出新業務、新技術和新的工作方式,是其他企業前所未見。

結婚有婚假,離婚都有權請假

生日假、月經假,甚至寵物喪假⋯⋯ 過去數年,外國公司推出更多員工福利,工作安排也更靈活,以滿足僱員對平衡工作與生活的需求。最近一些歐美企業還提供離婚福利政策,協助處於離婚或分居狀態的員工渡過感情關口,讓他們可以重拾心情,盡快重返工作崗位。

借錢都要比貼士?失控的美國小費文化

小費源自英國,不過現今談得上「小費國家」的卻是美國。當地人日常生活離不開「畀貼士」,早前就有一名女侍應在 Twitter 批評一群歐洲遊客,消費 700 美元卻只給 70 美元小費。美國標準小費並非如歐洲般「加一」,事件純屬文化差異之過。不過近年就連美國人,也開始不滿本國的小費文化。

如何成為職場上的強大盟友?

近年美國和許多國家的職場上,人們都希望與被邊緣化的族群結成盟友 —— 給予實質支持、建立更平等而有效的工作環境;但很多時也擔心適得其反,或怕被誤解成扮演「白人救世主」角色。美國西華盛頓大學管理學教授 Meg A. Warren 最近在「商業道德雜誌」發表研究,建議如何促進盟友關係(Allyship),長遠改善工作場域中的不公。

過時過節,裁員良機?

聖誕將至,許多美國打工仔接獲的禮物,卻是老闆給的大信封。非但 Meta、Salesforce、亞馬遜等科技企業近月宣佈或計劃裁員,高盛集團、福特汽車、零售巨頭沃爾瑪及百事可樂集團,同樣正在準備大舉炒人。從感恩節到元旦,為何這麼多公司偏要選在佳節前後,才來大刀闊斧,把員工掃地出門?

企業搶人才的五大法則

近月,香港政府揚言要在全球範圍「搶企業,搶人才」,但同時移民潮持續,香港民意研究所月初公佈的民意調查中,50% 受訪者相信未來兩年香港人才外流的速度將會加快。而近日也有報道指多個行業出現請人難的問題。佐治美臣大學經濟學教授高雲出版新書 Talent 講述企業招募人才的秘訣,正來得合時。

【不是錯覺】顧客真的愈來愈沒有禮貌

在疫症、戰爭、經濟下行種種不利情況下,人們壓力大增,更似乎變得比以往更不禮貌。美國喬治城大學管理學教授 Christine Porath 研究不文明(Incivility)行為 20 年。她在最近進行的調查發現,針對前線員工的不文明行為,包括粗魯、不尊重或未有顧及他人感受的行徑,正大幅增加。

經濟學家為何主張,科技是經濟不平等的癥結?

常識認為,企業通過投資科技以增加產量,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不過,美國愈來愈多經濟學家警惕,不少科技取代了人手,卻沒有顯著提高效率,結果衍生經濟不平等的問題,因此呼籲以政策鼓勵增加就業、而非取代人手的科技投資,避免「過度自動化」(Excessive Automation)損害人類利益。

【Soul Monday】同事互讚,告別「自閉」

疫情逐步放緩,又是時候重返公司,跟同事們朝見晚見。但久沒碰面,相處起來會否有點生疏?近來美國一些企業試圖以各種方法,鼓勵員工互相表揚或道謝,藉此加強社內聯繫。成年人或會稍嫌「肉麻」,只是實踐起來,卻又意想不到的感覺良好。

失敗的氣泡:越南工廠篇

越南工業區近月爆疫,為全球運動鞋及智能電話供應帶來風險。當地政府已下禁令,要工廠選擇讓工人留在廠區不得外出,或是直接關閉工廠。傢具公司 Truong Thanh Furniture 就選擇前者,幾個星期以來,倉庫內 200 多名員工都留在工廠工作及生活,極少與外界接觸。但防疫措施難以達至滴水不漏,病毒仍經由送貨司機傳播,「工廠 Bubble」就此失效。

Mo 爸:疫情下,英國與香港的職場文化

在疫情下,世界各地於去年陸續封城,work from home(WFH)及無盡的視像會議,已變成打工仔女的常態。但在不同地方,WFH 的心態及支援亦完全不同。筆者有幸在去年疫情時期回香港工作,再於英國封城期間返回英國工作,感受兩地疫情下的工作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