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

|共15篇|

【*CUPodcast】跨感官心理學:如何在生活中自製快樂?

五感健全之珍貴,在於可以在不同角度感受美好事物。然而,新書「跨感官心理學:解鎖行為背後的知覺密碼,改變他人、提升表現的生活處方箋」告訴我們,各感官並非獨立運作的部門,它們互相混雜,甚至會影響人類的情緒與決策。

武肺是醫好了,嗅覺卻回不來

嗅覺喪失作為感染武漢肺炎的典型症狀之一,有時候是患者最初甚至唯一出現的病徵,更多時候就連味覺亦告失蹤。大部分人在治好武肺後,嗅覺和味覺便隨之回來,但少數個案持續「無味無嗅」數月,連醫生也說不準何時才能回復正常。這種生活對身心健康的打擊,遠超我們想像。

歷史氣味庫

氣味雖然抽像,但出現時總能使人聯想起某時刻某場景,現在,氣味更能成為記載及呈現歷史的方法。來自歐洲的科學家、歷史學家及人工智能專家將合作進行一項名為「Odeuropa」的氣味庫項目,耗資 280 萬歐元,以識別及重現 16 世紀至 20 世紀初出現的氣味,並與博物館及藝術家合作,策劃嗅覺活動及展覽。

電子鼻靠「嗅覺」檢測武漢肺炎

有輿論質疑,香港政府推出的武漢肺炎「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動機不純。亦分別有專家指出成效難以預計、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檢測、配合居家令才能實現全面篩查感染者的目標等等,要成功推行經實驗室分析的大規模檢測計劃,可能困難重重。以色列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正開發針對武肺病毒、分析呼氣的電子檢測器。縱使不能取代準確度較高的檢測方式,卻可能為日常出入公共場所,提供相對穩妥的保障。

幻嗅症:不存在的氣味,潛伏中的疾病

沒多少人聽過「幻嗅症(phantosmia)」,但這個疾病在美國並不罕見。一份最新研究顯示,每 15 名超過 40 歲的美國人當中,就有 1 人嗅到一些實際並不存在的氣味,像是燃燒的頭髮或腐爛的食物等。國家失聰與溝通失調研究所代理主任 Judith A. Cooper 指出:「嗅覺問題時常被人忽視,即使它對食慾、飲食偏好甚至嗅到火警、氣體洩漏及食物變壞等危險訊息的能力,都有嚴重影響。」 但藏在幻嗅的背後,更有可能是致命的疾病,或誘發自毀的壓力。

Gloria Chung:一座城市的香氣

對於我來說,一座城市的香氣,往往和食物有關,巴黎是充滿牛油酥餅香,伊斯坦堡是複雜的香料味,地中海城市是海鮮的清新。可是一座城市的香氣(或者臭氣),當然比起食物還多,石屎、森林、博物館,甚至是紅燈區的香氣,都建構著城市的嗅覺地圖。可是嗅覺是最為人忽略的感官,以往人類要打獵生活,非常依賴 primal sense,嗅覺非常重要,因為可以嗅到獵物的所在,如今我們已經不用再靠打獵,因此這種感官愈來愈退化。

碳排放上升,魚更難適應環境?

通過嗅覺,我們可以聞到食物新鮮或腐壞,乃至他人的費洛蒙,找到人生伴侶。嗅覺更是部分物種賴以存活的重要感官。不過其中,魚類的嗅覺功能正受威脅,甚至可能消失。英國科學家近日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發表研究,警告假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繼續上升,魚類將在本世紀末,開始失去辨別氣味的能力。

如何才懂形容氣味?

如果要你形容氣味,除了香和臭,還能用甚麼字詞表述?人類的嗅覺不怎麼靈敏,因而有些需要用上嗅覺的任務,我們會依靠其他動物幫助,如緝毒犬和搜尋黑松露的豬。視覺上,人類有豐富的語言來形容事物形態和顏色,與命名氣味差一大截。人類學家懷疑這是靈長類大腦,權衡視覺處理能力和嗅覺利益的結果。但最近刊登在「當代生物學」期刊的研究,結果顯示有些人之所以不精於分辨或描述氣味,是在於這些字詞對於說話者作用大不大。由於氣味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重要,結果大多數語言對他們來說都沒有描述氣味的抽象詞彙。

狗靠甚麼認得自己?

狗是嗅覺靈敏於視覺的動物,牠們會以氣味來辨認物件,更會在一些地方撒尿,以自己的氣味佔地盤,狗明顯不明白人們為何會使用鏡子,有時牠們走在鏡子面前,會對鏡吠個不停,因牠們以為鏡中的是外來陌生狗。事實上早有測試指,狗無法照鏡認出自己。那麼,狗如何分出物我?最近就有新研究提出,狗的物我之辨,可能在於平日用作「霸地盤」的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