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

|共35篇|

洗衣機人類學:英國人的洗衣機為何要放廚房

你家的洗衣機放哪裡?香港土地問題嚴峻,居住空間有限,每人的答案可能不同。有人專設洗衣房;若露台夠大,直接放室外方便取衣晾曬;英國人多數將洗衣機放進廚房,這種生活習慣是否與善用居住空間有關?澳洲社會人類學家 Kirsten Bell 早年從加拿大搬到英國,便嘗試從人類學角度理解這種做法。

【Soul Monday】借的比買好:開遍美國的工具館

新一波疫情襲來,沒飯聚也沒戲看,想要自娛的話,園藝和木工均為不錯選擇。但許多工具算不上便宜,而且用不到幾次便被擱置或拋棄,浪費金錢和空間。不少為此苦惱的美國人,轉向遍佈各地的「工具館」(Tool Library)求助。它們好比圖書館,只是出借的並非小說,而是器材和設備。

分析家中塵埃,比對各國人民健康風險

過了西曆元旦,很快就要迎接農曆新年,相信令很多家庭最為頭痛的,是一年一度的「大掃除」。想到暗角處堆積到像棉花一樣的塵埃,或者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家居塵埃其實也有研究價值;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環境科學家就建立了一個大型的跨國數據庫,分析各地室內塵埃的成分,以比對出各國人民的健康風險。

Mo 爸:燃氣熱水鍋爐的末日?

不論製熱方法如何,熱水鍋爐都因長期消耗大量化石燃料而令碳排放增加。為達致 2050 年零碳排放的目標,英國政府現正大力推動減碳科技。根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政府正考慮從 2028 年開始,每年更換 60 萬部燃氣熱水鍋爐,並以更為環保的熱泵(heat pump)取代。

荷蘭的「無窗簾」文化

荷蘭人被困家中,不可一日無大麻,卻可終日無窗簾。即使家在路邊,窗朝大街,依舊無遮無掩,任由路人瞧見屋內的一舉一動。這種獨特文化引起研究人員的興趣,他們好奇荷蘭人似不太在乎個人私隱,到底是因為活得坦蕩,抑或是存心顯擺?

新疆人被逼「大掃除」,漢人商家發大財

農曆新年將至,不少家庭都會大掃除或重新佈置家居。新疆近期在自治區政府命令下,亦有所謂「新生運動」或「三大件」—— 要求維吾爾族家庭捨棄其傳統民族裝飾,添置中國風家具,藉此把家居裝潢「現代化」。維吾爾家居生活會否真的因此「送舊迎新」,不得而知,但不少漢族商人在新一年亦肯定「荷包滿滿」。

預防長者致命威脅 —— 跌倒

「年紀大,機器壞」,聽來雖然無奈,卻也真實。年輕時摔上一跤,再痛的損傷也能復元,但身為長者,輕輕一摔可能就是禁不起的事。長者跌倒後最嚴重的情況,是足以致命。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老年病學家 Elizabeth Eckstrom 博士相信:「年齡增長是無法改變的風險因素,但大多風險可以降低。」專家們就提供以下建議,有助預防跌倒。

【Soul Monday】巨匠離世,遺下快樂的設計

意大利建築師、藝術家及設計師 Alessandro Mendini 比老佛爺 Karl Lagerfeld 早一天逝世,享年 87 歲。若論舉世知名,Mendini 或不及老佛爺,但確實是另一個設計界巨匠,不斷追求令藝術融入生活。他一件被放入英國博物館永久珍藏的作品 —— 笑臉女孩開瓶器「Anna」,成為設計界經典。他提醒我們,日常物件也可成為快樂泉源。

在斷捨離之前,歷史上的家居收納主張

日本收納女王近藤麻理惠最近在 Netflix 推出節目,使其「斷捨離」生活哲學紅遍歐美,有人甚至宣稱被她治癒了心靈創傷。在消費主義興起的百年間,人類囤積個人物品之多固然史無前例,但類似「斷捨離」的簡約家居主張卻絕非曠古爍今,究竟昔日西方是如何回應消費過剩引發的家居混亂?

未能「斷捨離」,只好「鎖了就走」的迷你倉世界

香港的「土地問題」永無改善,再是崇尚斷捨離也好,亦免不了想租個地方置物。但在(相對)屋大地大的澳紐和美國,原來亦多的是「倉主」。難道簡約主義純屬憧憬,衝動購物的「戰敗品」還是多得要找個倉來放?抑或有更多不可抗力,令我們擺脫不了儲物癖的操控?

有瓦遮頭等如「家」?新世代缺乏歸屬感

置業乃人生大事,在香港這個全球樓價最貴的地方,大家為了上車可謂各出奇謀,靠父幹靠炒股靠秘撈…… 全都只為了有瓦遮頭。不過,買個蝸居就代表有個安樂窩嗎?似乎未必。宜家家居近日發表「家居生活報告」,在訪問 22 個國家近 23,000 名人士後,發現多達 3 分 1 人對現時的住所沒有家的感覺,這種莫名的不安在城市更為強烈,35% 的人表示渴望逃離家園。

用太多萬用清潔劑,兒童會超重?

保持家居清潔,定期消毒殺菌是重要一環,但過度殺菌,對自小在缺乏細菌環境中成長的兒童之影響,已逐步浮現。英國早前便有研究認為過於乾淨的無菌環境,令幼兒更易患上白血病。最近更有研究指出,頻密使用多用途家居清潔劑,可能會改變腸道內的細菌,增加兒童超重機會。

不賣手機賣飯煲,小米憑甚麼「捲土重來」?

從手機做到牙刷,小米的策略看似無厘頭,實際上卻是有計劃地深入每個使用者的生活。從手機、到手環、電視機機頂盒、單車、掃地機械人與吸塵機等家電用品,無一不與小米的網絡串連。所有的數據蒐集回後端軟體平台,小米就能知道你的生活習慣、日常作息等。當一般人還在爭辯物聯網究竟能對人類帶來甚麼樣的實質改變,小米已經悄悄攻佔了你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阿基米德螺旋「後代」比拼:十字頭 vs. 方形頭

螺絲釘在現代都市,可謂無處不在。釘上的螺旋紋路,從何而來?是誰如此聰慧,能取這種動植物身上的曲紋之意,化成器具?原來是古希臘著名數學家阿基米德。在歐洲中世紀時,螺旋按壓機在許多行業也常用。至於螺絲釘,則要到 18 世紀英國工業興起,各大城市的人忽然紛紛要購買,才有商人開始建立工廠,製新機器,以大量生產。至於改良螺絲釘的焦點,就落在 Peter L. Robertson 和 Henry F. Phillips 兩人的「方形頭」和「十字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