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環境

|共18篇|

蝸居亦成美國人置業首選?

不少居於小單位的港人,都會羨慕歐美地區的獨立大屋。但面對高按揭利率,成本有限的美國人也開始要退而求其次,選擇沒有飯廳及浴缸的小單位。縮小住宅面積在當地愈來愈普及,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小房子不僅可助預算不足的買家圓上車夢,更可提高建築商的利潤,因行業目前正要應對不斷上升的勞動力及建築成本。

為何美國人明知天災多,偏向災區搬?

水淹紐約地鐵站的影片,早前在社交媒體瘋傳。在美國,極端天氣引發的災害並不止於此,路易斯安那及密西西比兩州受颶風吹襲,近百萬人斷電斷水;山火迫使數萬名加州居民逃離;田納西州至少 20 人死於山泥傾瀉…… 氣候變化持續,危機只會更大。但為何愈來愈多美國人,明知有天災,偏向災區搬?

在家開窗,也能隔絕外來噪音?

疫情迴環往復,留在家中的時間比以往更長。想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卻要面對汽車往來、地盤施工、修路、裝修等噪音滋擾。究竟如何才能保持家居寧靜?據「紐約時報」報道,新加坡研究人員已開發一種原理類似「降噪耳機」的家居系統,能夠將外面傳入室內的聲音降低達 10 分貝。

鄭立:在台灣,跟你的鄰居打好關係吧

跟鄰舍們熱情友善的談話,互相理解,打好關係,帶點禮物給人,請別人吃點飯菜等,是很好的開始。這樣鄰舍也可能會幫你,例如在你有意外時能幫忙,對你住下來也比較安心。要在台灣居住得好,尊重你的鄰舍,進而把他們視為家人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拉丁美洲微型單位湧現,是年輕人的悲歌?

香港樓價高昂,偏遠地區的小單位也索價幾百萬。上車艱難,公屋輪候時間最長達 30 年,不少年青人只能租住劏房,或工作多年仍與父母同住,欠缺私人空間。在拉丁美洲大城市的年輕人,同樣要捱貴租和受超長通勤時間之苦。一些地產商抓緊商機,興建大量微型單位,售予大學畢業生和年輕專業人士。但是長居狹室,真能愜意生活?

機會難得的業主美夢 —— 日本政府送你一間屋?

最新的「全球城市住宅指數」,香港全球排名由上季第 6 跌至第 14 位。對許多人來說,要「上樓」仍難過登天。但在日本,「上樓」可能是輕而易舉的事,事關日本人口減少,面對住屋數量比家庭總數要多的問題。政府會將鄉村地方丟空多時的「吉屋(空き家)」送給合資格申請人。只要符合條件,成為業主不再是夢。

鄭立:珊瑚物語 —— 拿某個理由填海,填完卻用別的理由用掉

當然辯論是多餘的,因為用膝蓋想都知道政府會霸王硬上弓,反正誰都知道香港的高官只是一些毀滅香港後去英國、加拿大退休的生物。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最好的反應是怎樣呢?當然是玩桌遊了,毫無疑問,「珊瑚物語(Reef)」是一個有關填海的桌遊,讓大部分無法晉身政府當公務員的我們,共享摧殘毀滅珊瑚的樂趣。

【文化按摩師】放下想像,體驗深水埗的日與夜

「在這幾年,對香港人來說,『空間』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最簡單就是,我們愈來愈窮,根本買不到樓。」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副教授司徒慧焯說。「現在一想到『Space in Hong Kong』這個題目,大家的氛圍就是居住空間有多細。」但建築師葉頌文關注的另一件事,是香港人對「空間」的概念,或已隨時代有所改變。「你用多少錢,買多少尺,但這是否唯一重要的『空間』呢?」真正讓人們生活質素下降,對未來感到悲觀的,或遠不止於居停尺寸的緊絀。人際「空間」,興許才是城市發展的關鍵。

把悉尼分為三分,到底是甚麼玩法?

悉尼作為澳洲最大城市,據 2016 年數字顯示,其人口高達 480 萬,預計四十年後增加至 800 萬人。人口增長的壓力為悉尼帶來不少問題。是以負責土地運用的大悉尼委員會(Greater Sydney Commission)宣佈,將在二十年內把悉尼分為「三個獨立但相連的城市」,以解決居住人口過於集中、房租樓價上升、就業配套不足等各項挑戰。然而,僅將同一地方割成幾份,如何滿足未來發展?關鍵在於發展交通運輸、調整土地利用,以平衡三地人口,避免居住地過於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