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

|共7篇|

憤怒經濟學:收入上升但生活壓力卻倍增

在過去數十年,人類的科技和生產力不斷進步,很多國家的人均收入都持續上升。按道理,人類社會會走向繁榮安定,可是各國人民卻變得愈來愈躁動,其中在 2019 和 2020 年,世界就出現一波波的示威浪潮。在 2020 年,資深的對沖基金經理洛內甘(Eric Lonergan)和布朗大學國際經濟教授布萊斯(Mark Blyth)就出版了野心之作「憤怒經濟學」(Angrynomics),希望提供答案。

關於憤怒,你知道多少?

憤怒常在電光火石間出現,遇上無理的長者或胡鬧的小孩,都有可能「激起把火」。不過,發怒除了損害健康和人際關係,原來也為我們帶來好處。英國「衛報」綜合多項科學研究,為讀者解答一系列關於憤怒的迷思,發現人們對於憤怒的反應,取決年齡、身體狀況和童年經歷。

身教言傳 —— 北極因紐特原住民育兒指南

今時今日,生理成熟但心智未熟的成人屢見不鮮。容易發脾氣、衝動的特質不再是孩童專有。人的成長,與父母管教方式有莫大關係。世上沒有育兒聖經,指引父母如何教出面面俱到的孩子。不過,若要孩童日後懂得管理情緒,或可參考北極圈的因紐特原住民(Inuit)。

復仇帶給人幸福和快樂?

今屆文憑試中文科作文卷其中一題以「談憤怒」為題,要考生發表看法。說起憤怒,當然要談談憤怒的兄弟——復仇心。復仇是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重要元素和題材,悲劇釀成復仇,復仇鑄成悲劇。從演化心理學來看,復仇心是人可恨可愛的角色。

地上最強的情緒細菌:憤怒

為何某些資訊更容易傳播開去?如把思想當作細菌,姑且將其命名為「思想細菌」。原理和你患上感冒,然後透過打噴嚏來幫助感冒菌繁殖;只是感冒菌靠鼻涕進入宿主,但「思想細菌」則靠話語傳播,兩者皆是繁殖。瀏覽社交網站時,你其實是在向所有人打一個「精神上的噴嚏」,噴嚏中帶有思想細菌。當你按下「分享」,其實就是在打另一個「噴嚏」,把細菌進一步散播給你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