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

|共18篇|

未來 10 年,拉丁美洲將成主要產油區?

說到石油生產,我們必定聯想到阿拉伯地區,但是時候擴闊想像 —— 拉丁美洲正在後來居上。「經濟學人」報道,未來 10 年拉丁美洲將會成為全球主要產油區之一,但面對減少碳排放的環保要求,以及向清潔能源轉型的壓力,拉美國家絕不能一勞永逸,像傳統產油國委內瑞拉恐怕將喪失競爭力。

燒毀畫作並製成 NFT,可能是個騙局?

今年 7 月,一名墨西哥商人 Martin Mobarak 在美國邁亞密舉行了一場活動,期間於 200 位來賓面前,焚燒著名墨西哥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一幅名為 Sinister Ghosts 的作品,並將原畫圖像轉化成 1 萬個 NFT 出售。墨西哥政府表示,此舉可能觸犯故意損壞藝術文物的相關法例;藝術史學家和專家更警告,這可能是個騙局。

拉美國家再左傾,或會改變全球勢力分佈?

游擊隊出身的 Gustavo Petro 勝出哥倫比亞大選,成為當地首名左翼總統,亦是過去 4 年內,繼阿根廷、智利、秘魯及墨西哥後,再有拉丁美洲國家改由左派上台。但據「華爾街日報」分析,有別於 2000 年代席捲該區的「粉紅浪潮」、多國領袖齊心協力,這次左傾趨勢下抬頭的主政者明顯各有立場。從全球勢力分佈看來,這有可能引致深遠影響。

在拉美實行單一貨幣,可行嗎?

同一片大陸,同一種貨幣 ——「歐元區」這種概念,拉丁美洲也想擁有。只是構思討論多年,至今仍然毫無進展。社會及經濟學家指出,由於政治及歷史因素,此事說易行難。不過,最近從巴西、阿根廷到委內瑞拉都有政客、總統及媒體重提此事,令建立拉美單一貨幣的呼聲再度高漲。

解放神學:天主教版本的馬克思主義?

天主教總是讓人聯想到保守政治,與政權關係密切,但其實教會內部亦存在另類主張。20 世紀後期拉美興起的解放神學運動(Liberation Theology),強調從受壓迫貧苦大眾角度詮釋信仰,鼓勵信徒投身政治抗爭,堅持教會要肩負解放使命,神職人員甚至投身革命,是天主教內部的激進革命派,也長年被教廷指控為變種的馬克思主義。

冬奧外交:阿根廷加入一帶一路

北京冬奧雖然遭到多個西方民主國家外交杯葛,但仍有部分國家政要出席,其中一位是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他是次訪華,更代表阿根廷與中國簽訂戰略關系協議,並宣佈加入「一帶一路」倡議,而中國將為當地帶來超過 237 億美元投資。特羅姆瑟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Marc Lanteigne 就在雜誌「外交家」撰文,分析中國與阿根廷的利害關係。

窮國無將來:疫症加劇負債,社福環保皆要棄?

武漢肺炎爆發以來,全球一直累積令人震驚的帳單:損失數萬億美元稅收的同時,支出暴增及新加借款對下一代造成債務重擔。「華盛頓郵報」指出,那些低收入國家本已欠下巨款,疫症再加劇入不敷支的情況,令她們逐步淪為經濟危險地區,最受打擊者更有可能破產。分析更指,這場「債務海嘯」甚至威脅一些穩定、和平的中等收入國。

中國捕漁船,向拉丁美洲進發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這句話或也適用於海洋。中國漁船從東亞到西非四出捕魚的行為,被評為耗盡自家附近區域漁獲後,出動龐大捕漁船隊進入其他國家海域,令魚類資源枯竭。近期,拉丁美洲地區包括厄瓜多爾的科隆群島、秘魯以及智利海域,均發現大量中國漁船蹤跡。

白色恐怖下的恐怖片

上年公映的電玩改編恐怖電影「返校」,以台灣戒嚴時期為背景,當中的政治訊息在台港兩地掀起不少話題。利用恐怖片提出政治控訴,在外國亦有不少例子,有英國學者就介紹拉丁美洲近年冒起一些恐怖片,公開清算政權的殺人罪行,同時兼顧商業市場的口味,加入拉美特色的超現實驚慄元素,令本土政治議題得以帶出國際。

打破宿命論,政治暴力會有終結的一天嗎?

8 月 17 日,菲律賓人權組織成員 Zara Alvarez 在街頭被槍殺,單在 2019 年,菲律賓就有 43 名維權人士遭到殺害。另一邊廂,8 月 20 日,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懷疑被下毒,情況嚴重,而早在蘇聯時代,暗殺事件已屢見不鮮。政治暴力向來是無數學者關注的議題,希望透過分析暴力成因,令世界走向真正的和平。

拉丁美洲微型單位湧現,是年輕人的悲歌?

香港樓價高昂,偏遠地區的小單位也索價幾百萬。上車艱難,公屋輪候時間最長達 30 年,不少年青人只能租住劏房,或工作多年仍與父母同住,欠缺私人空間。在拉丁美洲大城市的年輕人,同樣要捱貴租和受超長通勤時間之苦。一些地產商抓緊商機,興建大量微型單位,售予大學畢業生和年輕專業人士。但是長居狹室,真能愜意生活?

多國熱議墮胎,天主教勢力退潮了?

近年天主教國家接二連三討論墮胎合法化的議題,愛爾蘭在今年 5 月通過墮胎合法化,類似議案在阿根廷國會卻遭否決,但支持女性墮胎權的社運力量仍然旺盛,相關議題在巴西和智利同樣鬧得熱烘烘。大家想當然覺得,連串事件標誌著天主教勢力退潮,但研究拉丁美洲的學者 Amy Erica Smith 有另類觀察,她發現天主教國家忽然熱議墮胎問題其實另有原因。

這國家的人分六等,為何他們想做下等人?

假如你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問當地人:「你是哪一層(estrato)?」第 6 層(Estrato 6),嗯,他應該屬於上流社會;第 4 層?那他的生活應該屬於中產或小康;第 1 層,他差不多可肯定是個窮人。位於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社會按經濟地位分作 6 個階層,是明明確確的公民身份。

在哥倫比亞,靠「矯牙」向上爬

所謂「講嘢最緊要有牙力」,在哥倫比亞有一口靚牙,真的很重要。不少人在年幼時會做俗稱箍牙的牙齒矯正手術,對於他們是痛苦的時期,除了不便以外,還有是戴著牙箍(矯正器)實在是不好看。可是,英國自由記者 Amalia Illgner 在文化雜誌「經濟學人 1843」說道:「不同於我 14 歲的時候,這些哥倫比亞人似乎對於矯正器感到十分自豪。」

拉丁美洲與非洲流行樂翻身,擊敗 Justin Bieber

根據 Financial Times 的報道,今年夏天,數位音樂將是拉丁舞曲的天下。一首名為「Despacito」的西班牙單曲發行才 3 個月,病毒就從中南美洲的舞廳傳播到倫敦、俄羅斯街頭。「Despacito」創下影音網站上點閱數最高紀錄,Spotify 與 YouTube 的點擊率加總逾 46 億次,超越 Justin Bieber 兩年前創下 42 億次的記錄,還囊括了 35 國排行榜冠軍。

委內瑞拉的前途問題,關中國甚麼事?

委內瑞拉亂了兩年,全國缺錢缺糧缺物資,總統馬杜羅未有為民解困,反而盤算修改憲法,進一步擴張權力。反政府示威不斷升級,今年已有逾 90 人死於衝突,上周末反對派發起的民間公投,甚至吸引超過 700 萬人參與,對修憲投下反對票,反映民怨之深。不過彭博社評分析,馬杜羅是去是留,更視乎中國這位債主兼金主,會否按捺不住,出手干擾委國內政。

菲律賓模式:暴力政府的誕生

菲律賓「狂人」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就任總統不足三月,「掃毒行動」已造成逾 1,800 人死於警察及治安隊之手,全部未經審訊。以緝毒為名,政府授權警察隨街殺害任何疑似毒販和吸毒者,杜特爾特更鼓勵民間動用私刑:「你如果有槍,可以自己來⋯⋯你給他一槍,我給你授勳。」當世界驚懼於菲律賓手段之兇狠,杜特爾特的國內民望卻不斷攀升,美國國際關係及人權客席教授 Amanda Taub 分析,這種弔詭的反差不獨發生於菲律賓,拉美國家如哥倫比亞、墨西哥、危地馬拉等均存在大規模法外暴力,不單政府授意,連人民亦默許甚至支持,惡性循環終致難以收拾。暴力政府的出現,人民絕對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