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

|共7篇|

昆德拉對哈維爾:布拉格之春後的世紀筆戰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昨日與世長辭,享年 94 歲。昆德拉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等多部小說享負盛名,與劇作家哈維爾(Václav Havel)並列為戰後國際最知名的捷克知識分子,同樣見證過 1968 年蘇聯坦克輾壓捷克,潰敗「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事後昆德拉選擇流亡,哈維爾選擇留下來,他們此前展開的筆戰,半個世紀過後依然有啟迪。

捷克政府為何不好好保育碉堡?

在 1930 年代後期,捷克斯洛伐克開始在與德意志帝國的邊界上,建立起大型防禦工事網絡,防範德國突襲。這些軍事設施全部設於邊境地區的山脈,既是國防軍的保護圍欄,也是納粹德軍望而生畏的障礙。但曾經的軍事碉堡,自千禧年開始一直被捷克當局放售,或是因為這些防禦工事早在保衛自己國家之前,已白白斷送到納粹德國手上,所以無法享有受保護的地位、成為歷史地標。

體操天后對蘇聯侵略的無聲抗議

國際奧委會向來嚴禁在運動場上示威,但歷來都有選手不惜犧牲前途,在舉世矚目的頒獎台表達政治訊息。1968 年墨西哥奧運前夕,蘇聯大軍輾壓「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捷克體操天后恰斯拉夫斯卡(Věra Čáslavská)便在奧運頒獎台上無聲抗議 —— 蘇聯國旗升起、國歌起奏,恰斯拉夫斯卡別過臉以作蔑視,成功引起國際關注,但她的體育事業也戛然而止,直至共產政權垮台才再度活躍。

「布拉格之春」後,捷克的首四年「正常化」時期

1 月 20 日後,白宮或會易主,拜登和賀錦麗展開長達四年任期,預料全球政治局勢將會面臨重大變化。回顧歷史,捷克斯洛伐克在 1968 年「布拉格之春」失敗後,開明政府倒台,全國進入「正常化」時期,過渡到極權,有學者曾在 1972 年發文,披露首四年「正常化」的狀態。

哈維爾:極權之下,保持甚麼才最重要?

前捷克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是歷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他啟發了 1989 年的天鵝絨革命,引領捷克人民走向民主自由。他的著作仔細講述極權之下人民生活的面貌,並道出極權的本質,是很多抗爭者必讀的作品。在 1988 年,他撰寫題為「故事與極權主義」的文章,講述極權為何竭力刪除平民的故事。在此向一眾守護真相和故事的人致敬。

黑夜之後:20 世紀捷克三代人的抗爭

8 月 30 日,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率團訪問台灣,進行為期 6 天的訪問。9 月 1 日,他到立法院發表演講,更留下一句「我是台灣人」,表達捷克對民主自由的支持。近年,很多人引用哈維爾和天鵝絨革命的故事,但其實在民主化之前,捷克屢屢成為大國政治的犧牲品,最終在 1989 年才成功爭取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