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劫

|共7篇|

英澳紐店舖失竊激增,不只因為生活難捱

近日「彭博」報道,店舖盜竊案在澳洲和紐西蘭大幅增加,而且愈發猖狂、暴力和有組織,令兩國每年損失估計近 100 億澳元。無獨有偶,「經濟學人」日前亦指英國店內扒手激增,時裝連鎖店 Primark 表示利潤因此減少,零售集團 John Lewis Partnership 的主席甚至形容為「流行病」。生活成本飆升或是共通成因,但恐怕並非唯一且最大元凶。

【銀座劫案】少年為何做「非法兼職」?

日前,在熙來攘往的日本銀座,有匪徒持刀闖入名錶店,據指掠去至少 100 隻名錶。警方最終拘捕 4 名年齡介乎 16 至 19 歲的男性疑犯,其中一名更只是高中生,懷疑與「非法兼職」有關。有前警務人員認為,事件反映犯案青年似乎將犯案視為易事,甚至錯覺以為即使犯案被捕,也不需負上刑責,因此受不法集團招攬。

林喜兒:「萬花筒」—— 雷聲大雨點小

Netflix 的「萬花筒」(Kaleidoscope)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神偷搶劫故事,各具本領的一班人,精心策劃一場劫案,目標是紐約一個最嚴密的保險庫,裡面價值 70 億美元的債券。不過賣點其實是隨機觀看,即是你能以不同次序觀看,每集以一種顏色命名,一分鐘的「黑」是介紹,其餘 8 集是「綠」、「黃」、「藍」、「紫」、「橙」、「紅」、「粉紅」和「白」。

緬甸內戰時,罪案急升中

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香港尚且有「國際大刀會」之名,2021 年 2 月開始緬甸軍事政變至今近兩年,引發內戰之餘,軍政府優先追捕政敵的做法,已令法律及社會秩序陷於崩潰。自政變以來,緬甸暴力及和輕罪個案皆飆升,當地不斷傳出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入室盜竊的報道及片段,更不時發生政變以前罕見的銀行、珠寶店、電話舖搶劫案。

先進瑞典:少了現金,罪案反而更多?

瑞典銀行劫匪成了一個夕陽工作,8 年前瑞典全國有 110 宗銀行搶劫案,2016 年卻只有 2 宗。此類罪案大跌,皆因該流行國電子貨幣,衝入銀行往往只能空手回,但是否代表罪案會從此減少?不,只是更「多元化」、更加「無所不用其極」。

被搶,奪回,再被搶 —— 南非鮑魚的黑暗循環

鮑魚——香港人過年、喜宴必備食品,愛其貌似元寶,矜貴又吉祥。在眾多鮑魚之中,南非出產的鮑魚,不論是乾鮑、鮮鮑,還是罐頭鮑都是港人至愛,但在喜慶食品的背後,卻有著如「血鑽」般的黑暗故事,走入南非鮑魚之肆,會發現小小的鮑魚,足以掀起一連串罪案。

文明奧運的不文明求生術

里約奧運問題多多,開幕不足一周,內地網民已經揚言:里約不如北京。這是純粹感嘆,還是曲線自誇,留待客官自行分析。但正如組委會發言人 Mário Andrada 所言:「生活本身就充滿風險」。對身處當地的健兒、觀眾甚至工作人員,與其狂數 N 宗罪,倒不如自尋出路,逆境求存,唯望平平安安的來,平平安安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