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學

|共7篇|

【鄂蘭很累】為批判杜林普,美國輿論忽視的思想家真意

美國大選氣氛熾熱,輿論對爭取連任的杜林普也窮追不捨。耶魯大學歷史學與法學教授 Samuel Moyn 卻撰文警惕,過去數年間,主流評論最愛引用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攻擊杜林普,卻按自由主義的陳腔濫調穿鑿附會,罔顧納粹德國與當下美國難以比擬,錯過鄂蘭真正啟迪人心的見解。

區隔不可怕,人類最恐懼是同質化?

古往今來,無數哲人都夢想要建立一個摒棄邊界、和諧平等的理想世界。但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奇絲(Holly Case)卻提出異議,她宣稱人類並不真正懼怕有區隔而分裂的世界,人類真正的恐懼是差異被消弭,萬事萬物喪失獨特性的同質化世界,這種恐懼甚至是超越左右翼政治分野。

【盜亦有道】18 世紀海盜的憲政民主

依據我們的文化想像,海盜要不是生性浪漫、狂放不羈,便肯定是無法無天、嗜血成性,很少人認為海盜處事嚴謹、紀律嚴明。經濟學家 Peter Leeson 卻提出異議,他形容 18 世紀海盜普遍實行類似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每名船員加入都必先簽署約章,船長按照約章以民主選舉產生,重大事務以公投表決,其民主狀態比當今很多國家還要理想。

從「大佛普拉斯」看窮人革命

窮人有無可能翻身?—— 是電影「大佛普拉斯」的核心問題。戲裡菜埔和肚財是悲劇,戲外導演同樣悲觀,直指低下階層「無法翻轉」,階級流動停滯之下,「社會公平正義…… 是件很遙遠的事。」如果說革命是為實踐社會公平正義,弱勢階層本身卻缺乏興趣,是否足以等同告別革命?借鑑已故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一篇近月首度刊行、探討革命概念的課堂講稿或可帶來啟示。

反民主的理據

世界有民主以來,就有反民主。柏拉圖憂慮雅典民主制會造就平庸社會,人民依據個人喜好而活,判斷不依據理性、正義和真理,結果就是蘇格拉底之死;美國是世上第一個實驗現代代議民主制的國家,但其實美國憲法並不十分民主,反而有意處處牽制人民權力。正如邱吉爾講,民主並不完美甚至極差,但究竟還有沒有更好的體制?有學者就嘗試提出折衷方案。

研究:萬物之靈比萬物更兇殘

人性本善,抑或本惡?除了孟子和筍子,西方也有哲人討論過類似議題。法國思想家盧騷認為人生而善,一切墮落都是後天使然;英國政治哲學家霍布斯所認為的人類「自然狀態」卻毫不美好:「人類生活卑劣、孤獨、兇殘,短促」,同類自相殘殺,因而需要契約約束,權力監管。最近一項研究顯示,霍布斯也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