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學

|共4篇|

殖民時期的經濟考量:香港天文台為甚麼不叫氣象局?

兩場八號風球,令香港天文台再次成為全城焦點。根據其官方網頁,香港天文台是一個「負責監測及預測天氣、並就與天氣有關的災害發出警告的政府部門」。在很多地方,例如英國、澳洲和台灣,這類型天氣監測機構稱為氣象局(Meteorological Office)而非天文台(Observatory)。香港天文台之所以有此獨特名字,或與其歷史有關。

百年孤寂:來自 132 年前的「瓶中信」

一個半空心的琴酒酒瓶,何以吸引到外國媒體爭相報道?因為瓶中藏著一封信 —— 而「寄出」的日期是 1886 年。經過 132 年的漂浮,這個酒瓶終於被一名澳洲婦人 Tonya Illman 在西澳洲韋奇島附近的一個海灘上拾獲,並相信能夠打入健力士紀錄,成為漂浮年期最長的瓶中信。

IBM 的新武器:氣象預報員及人工智能

跨業經營氣象預報分析,並非只有電機大廠施耐德在做。今年 1 月 IBM 以將近 2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氣象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的大部分數據資產。該公司在全球擁有的 22 億個觀測站,以及每天透過 4,000 萬部以上智能手機所蒐集到的氣象資料,未來將集中到 IBM 雲端上。

新氣象學:一戰如何改變天氣預測

日前,香港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一如以往,不少網民投訴天文台沒做好「預警」工作。我們現在對天文台要求甚高,一方面來自「想放假」的心態,另一方面也是來自對「科學運算」預測天象的信任。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人類都只透過主觀經驗觀天象,在一戰後,氣象學界才轉以「科學運算」預測未來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