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共10篇|

【大都會】甚麼是大刀?

香港國際大都會地位仍在否近日惹人熱議,另一個稱號卻恐要坐實 —— 亞洲國際大刀會。有人形容本港「由治及興」,只是最近發生不少持刀襲擊或搶劫案,令人震驚。當然,兇徒們並非使用真正的「大刀」,不過既然有了大刀會之名,就不妨認識一下它的歷史。

1911 年的六四:憲友會成立與晚清君主立憲夢

晚清時期,封建朝廷的腐敗無能,激起很多有志之士投身革命行列,其中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就希望以武力推翻滿清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而滿清政府最終亦於 1911 年的辛亥革命中倒台。不過,晚清末期,中國亦有另一股民主勢力,希望以憲制改革的方式,把滿清改造成類似英國、日本的君主立憲體制。1911 年 6 月 4 日,梁啓超等人就推動成立憲友會,是中國初代政黨。

被遺忘的庚子俄難:俄軍在華的種族大屠殺

晚清時期,亦是全球帝國主義的高峰時期,西方列強透過與清廷簽下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瓜分勢力範圍。其中俄羅斯透過 1858 年「璦琿條約」、1860 年「中俄北京條約」,鯨吞外東北約 100 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在八國聯軍之役期間,俄軍的暴行更加是罄竹難書,近萬人在東北地區被屠殺,史稱「庚子俄難」。

清末大儒的種族觀:康有為大同書

近來當歐美國家就新疆問題發聲,中國外交部和一些華文媒體會翻出歐美國家在殖民主義時期,屠殺印第安人和奴役黑人的悲慘歷史。多年來,西方國家都有人呼籲反思過去的暴行,例如加拿大就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歐美的殖民主義之高峰期,中國正值明清朝代,到清末更屢屢被列強入侵。究竟當時國人如何看待有色人種?清代大儒康有為「大同書」就帶有優生學色彩。

1911 年,被遺忘的滿族人屠殺

1911 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結束超過兩千年的帝制時代,令中國走向現代共和。辛亥革命的歷史貢獻,受到中共和台灣傳統建制的肯定。可是,回到當年,在外國記者和傳教士眼中,這場浩瀚的革命,是無分老幼的種族滅絕,只是在漢族中心史觀下,當年革命黨對滿族人大屠殺被遺忘了。

「東亞病夫」是中國人自我創造的污名?

一場武漢肺炎叫全球聞中國人色變,早前有美國評論更以「亞洲病夫」描述中國,觸發中美外交風波。中國人如此敏感,皆因在民族集體記憶中,「東亞病夫」是西方羞辱同胞體弱多病的用詞、是「百年國恥」的象徵。但台灣歷史學家楊瑞松研究卻發現,甚少文獻佐證西方曾經以此侮辱中國人,「東亞病夫」當中的羞辱含意竟然還是中國人所賦予,卻要把話塞到西方嘴裡,背後與中國民族認同中的集體受辱情結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