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離

|共14篇|

做人怪一點,生活更美好?

疫症大流行下,你自覺變得有點古怪,言行稍為異於常人,或有別於過去的自己?別擔心,這世上多的是同伴,他們愛點蠟燭、瘋狂囤積物品或是「溜貓」。心理學家指出,這些傾向可能只是意味你正在放鬆,成為一個完全解放、真實的自己。更何況,其實做人有點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紐約「多姿多彩」戶外派對

武漢肺炎疫情仍未退散,人潮密集的社交活動不僅增加感染風險,更令當局難於追蹤所有密切接觸者。連日來,香港「慶回歸群組」確診者不斷上升,正是因為有 300 人在晚宴沒戴口罩載歌載舞。而據「衛報」報道,紐約街頭飲酒派對成風,大批久困家中的人外出「放鬆」,帶來疫情再度爆發的隱憂。

警察會否成為抗疫政策漏洞?

武漢肺炎威脅之下,很多國家都臨時授予警察更大的權力。一些國家以暴力手段驅趕貧民和小販以執行封城令;警察駐守公共場所和交通設施;政府的監控行為也變本加厲。此舉除了引發人權和私隱問題的爭議,更有醫學專家表示,警察的大規模巡邏搜查,可能成為抗疫政策的漏洞。

控制武肺傳播,如同打地鼠?

疫情爆發半年以來,南韓積極進行測試及追蹤接觸者,並嚴格執行社交距離措施。正當疫情有所放緩,當局開始逐步放寬限制之際,卻又爆發群組感染,更有學校復課不久就必須再度停課。「華爾街日報」報道分析,南韓一放寬措施,病毒又馬上重來,情況猶如沒完沒了的「打地鼠」。

你懷念有身體接觸的日子嗎?

「握手?不了。攬一下?咪搞。」疫情之下,社交距離有多遠隔多遠,身體接觸可免則免,可是這樣的情況,你能維持多久?摟肩搭背的日子不再,有人開始記掛相擁時的溫暖,但觸碰彼此除了是表達情緒的方式外,原來也是人類進化遺留下來的天性,對身心發展大有裨益。

【真‧欲罷不能?】安心避世節目:真人騷

武漢肺炎疫情下,大眾日復日留在家中,但運動賽事、各地戲劇拍攝陸續停擺,節目選擇減少,人類對沉悶的忍耐力受到挑戰。真人騷似乎正好填補這個空白,讓觀眾在百無聊賴中窺探他人行為,道道他人長短,反而出現另類社交感覺。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電影、媒體及文化學系准教授 Tanya Horeck 就形容:「現在我們都被困住,大家正用真人騷節目,來嘗試處理封鎖期間的感覺。」

美國喬治亞州復市,要錢要命自己揀?

美國喬治亞州州長肯普(Brian Kemp)近日宣佈解封措施,准許髮廊、紋身店、按摩店、保齡球館和健身室等場所在當地時間 4 月 24 日重開;27 日起,餐廳、私人會所和戲院也可恢復營業。然而,在武漢肺炎陰霾纏繞不散的情況下,復工的決定在州內引來兩極意見。

與其社交距離,試試遙距社交?

武漢肺炎肆虐,政府緊急規定,禁止 4 人以上的聚會,只要保持社交距離,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物理接觸,就能大大遏止武漢病毒擴散。可是,人類始終是社交動物,工作需要各種禮儀,情侶間也會想談情。如何可以在抗疫的同時,又能滿足人類的心理需要?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Jamil Zaki 就倡議,與其「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不如遙距社交(distant sociali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