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

|共4篇|

【愛在左右】彭志銘x林曉敏 兩代文人漫遊主教山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和「香港遺美」版主林曉敏,兩代文化人、兩種視角,一同漫遊社區,分享對香港的回憶與想像。第一集,兩人先到主教山,一探承載百年歷史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又到隱匿在山中、由居民自發建造的「運動樂園」,感受鬧市中一角淨土的群體生活。

Hong Kong Infosphere:香港需要檔案研究,也要有檔案意識

1922 年,檔案家 Hilary Jenkinson 發表著作 Manual of Archive Administration,成為現代檔案學的基石,距今剛好超過 100 年,在外國已經成為一門非常有系統的學科,有大批學術期刊,多間大學也有相應的碩士課程。然而,今天香港檔案學的發展仍然相對疲弱……

Moyashi:那些無法播放的電影

觀眾的到場及觀看影片的過程本身,就是運動的延續。影片其實是一種信物,用來攪拌早已沉澱的記憶。觀眾們不是來學習新知識,他們甚至知得比影片所描述的更加詳細。紀錄片的重點其實是透過其「存在」強化「曾經存在」的事物,又以實在放映的方式,提供了活動聚會的契機。

封閉的復活節島民,如何延續社會?

南太平洋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以巨大石像聞名。12 至 13 世紀波利尼西亞人(Polynesians)抵達這座孤島,成為日後島上的拉帕努伊人(Rapa Nui)。直至 18 世紀荷蘭及西班牙探險家先後抵達為止,島民一直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獨木難成林 —— 美國一眾人類學家近日發表的研究,便探索島民在探險家來到前,如何延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