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

|共17篇|

超前部署:Z 世代的防衰老熱潮

社交媒體以至視像會議盛行,小市民也如明星般終日面對鏡頭,令人更加著緊外貌。如今頂多二十出頭的 Z 世代,就已擔憂自己看起來老而「超前部署」,趁還年輕積極護膚美容。今年初,更有 TikTok 短片「14 歲的我為延緩衰老所做的事」受到瘋傳。這種焦慮為不少品牌帶來商機,卻也被部分人視作危機。

人會變老,藥會不再適合

部分長者可能會一種藥食到老,畢竟過去有效,就認為繼續服用問題應該不大。65 歲或以上的老年人群體中,使用潛在不適當藥物(PIM)的比例高達 36.7%。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醫學院家庭與預防醫學系副教授 Ambar Kulshreshtha 舉例形容:「一種藥物在 40 或 50 多歲時對病人有效,可能到 60 或 70 多歲藥效也沒甚麼問題,但也有機會帶來比好處更多的弊端。」

男女衰老不一樣?

45 歲美國科技企業家 Bryan Johnson 擲重金作研究,以自身探索降低生理年齡的方法。儘管他服用大量補充品,加上嚴格的飲食、鍛煉和不同療法,聲稱現時擁有 37 歲的心臟、28 歲的皮膚和 18 歲的身體質素,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其方法不能逆轉衰老。除了有辦法返老還童的燈塔水母外,衰老仍是生物不可逆轉的自然生理過程,且原因大多未知。今年甚至有研究指,男性衰老比女性來得遲、生物的不同器官也會以不同速度衰老。

Open AI 行政總裁的硬技術投資(一):延長壽命

2022 年中,美國初創公司 Retro Biosciences 宣佈啟業,團隊訂下一個大膽目標 —— 將人類的平均壽命增加 10 年。他們把總部設於加州三藩市一個倉庫,把貨櫃快速改裝成實驗室。成立之初,公司就宣佈獲得一筆 1.8 億美元的資金,但一直未有公開金主身份。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這筆資金其實是由年僅 37 歲的 OpenAI 行政總裁奧特曼(Sam Altman)提供。

逆齡關鍵,就在我們血液當中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 Saul Villeda 與史丹福大學及哈佛大學等團隊,進行了超過 15 年研究,發現當年長老鼠注入年輕老鼠的血液後,幾乎能逆轉所有衰老徵狀,如修復脊髓及心臟衰竭,促進骨骼癒合和胰臟細胞再生等。團隊正試圖從年輕的血液中,識別出有助回復身體機能的信號,研發可廣泛應用的治癒衰老藥物。

活到過百歲,取決於遺傳基因還是生活模式?

長命百歲是很多人對長輩的祝願,也是不少人的夢想。根據聯合國 2022 年的估計,全世界有 59.3 萬名百歲老人,年齡層快速增長,預計到 2050 年將有 370 萬百歲老人在世。專家認為,雖然遺傳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健康長壽的主要因素,但身體活動、社會支援及居住地亦可影響獲得長壽的機會。

電影數碼去衰老,高質膠質只差一線

著名電影系列「奪寶奇兵」新一集將在 2023 年上映。從 1981 年至今「奪寶奇兵」均由夏里遜福(Harrison Ford)飾演主角 Dr. Jones,現實的夏里遜福已年屆 80,但「奪寶奇兵 5」開場據報將回到 1944 年納粹城堡。通過去衰老技術,一個 45 歲的 Dr. Jones 將重現觀眾眼前。對於電影中這些經數碼技術處理的去老面孔,觀眾又是否受落?

年長但不一定老?靠眼掃描檢測生理年齡

每個人年齡都會隨時間增長,但身體衰老的速度卻不一樣。科學界多年來都未能找到統一測量身體退化程度的方式。來自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眼睛掃描器,只要對眼部晶體進行光學檢測,就能得出生理年齡,令追蹤活人的衰老過程變得無痛又簡單。

身故計劃:積極地過渡生死

許多人會避免思考和談及衰老死亡,好些人亦相信離死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不會與朋友和家人分享他們有關身後事的偏好。美國有初創公司不畏「死」, 嘗試打破禁忌,協助客戶訂定「身故計劃」,著他們提早思考和決定好有關醫療保健治療、葬禮、財產規劃以及離開後如何被紀念等安排。

治柏金遜症新方向:驅逐衰老細胞

現代科學相信柏金遜症起因複雜,受先天基因、生活習慣、環境毒素等因素影響,但說到抗病方法研究學者多不得其門而入。不過,最近有科學家另闢蹊徑,跳出傳統研究先天基因影響和生活層面等研究方向,發現可透過用藥破壞患者腦部僵化細胞,活化大腦,有望成為柏金遜症治療新方向。

初老第一關:35 歲

雖說人在不同年齡層均有其專長,年紀大不等於衰老,但老去始終是不少人的夢魘。不過,怎樣才算老?每人心中或許都有一把尺,可能認為只要心境年輕,即使活到 99,亦不算老;又或一過 18,便不再青春‧‧‧‧‧‧由此可見,衰老與否,已不再單純以年齡決定,亦視乎心態、健康等因素。人事顧問公司 Robert Half 便告訴大家,人在 30 多歲,面對人生和事業的轉捩點,便可能迎來第一個「變老」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