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機能

|共7篇|

35 歲的拿度澳網奪冠,優勢在於年齡?

日前,西班牙網球手拿度奪得澳洲網球公開賽冠軍,創下個人 21 座大滿貫冠軍的世界紀錄。身為當今網球三大天王之一,拿度實力毋庸置疑,但已年屆 35 歲的他,決賽對現年 25 歲的俄羅斯選手梅德韋傑夫(Daniil Medvedev),年齡差距不少。「悉尼晨鋒報」文章就指,即使年長十歲,拿度仍有某些年齡帶來的優勢。

人老身不老:如何能改變生理年齡?

吹過蠟燭,又大一歲?原來並不盡然。哈佛醫學院教授指出:「實際年齡並不代表我們真的老了多少。它只是個表面的數字。」因為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兩個年齡:一是實際年齡,意味你活了多久;二是生理年齡,代表身體機能與平均健康水平相應的年紀。「生物學上,所有人都基於自己的基因、飲食習慣、運動量及曝露於多少環境毒素,以不同的速度老去。生理年齡決定了我們的健康,最終決定了我們的壽命。它才代表我們該吹的蠟燭數目。」

矽谷斷食潮:斷食如何駭進你的身體

如果問 Evernote 前總裁 Phil Libin 人生最重要的決定為何,「開始斷食」絕對排得上頭三位。事實上,斷食法在矽谷興起多時,而且對比坊間流行的 5:2 輕斷食,矽谷人變本加厲,將斷食期延長至 8 天之多。對他們而言,斷食不但為了減磅,而是企圖勝過身體原有規律,以提升生活及工作質素。

自嘲的力量

人生在世,倒楣事十常八九。但為你的身心著想,與其笑人,不如笑己。自嘲這種「適應性幽默」(adaptive humor)的力量之大,不只能緩和氣氛,更與個人幸福及精神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要拿自己開玩笑,非但講求幽默感,還需稍為放下身段,而弔詭的是,把自己看輕一點,反能令自我感覺更好。而醫學界人士亦已肯定,自嘲對健康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流得汗多,不見得運動量多

坊間有說,一個人流得汗多,弄得衣衫濕透,就是運動量大,燒脂有法。其實純屬誤會。美國布蘭迪斯大學健康政策博士、得獎健康記者 Robert J. Davis 為 CNN 撰文,道出「絕望」真相 —— 你流了多少汗,與你的運動強度,或燃燒多少卡路里,不見得有必然關係。

抗老化的突破研究

一般人都明白所有生物的壽命皆有限期,而本月初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就有研究報告表示,人類的最高壽命上限為 115 歲,能達到 125 歲則極其罕見。然而,不少人仍夢想能長生不老,衰老和死亡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但日前在學術期刊「老化」(Aging)有研究發現,一種名為「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的蛋白質,與生物的大腦和肌肉老化有所關連,研究將有助進一步揭開生物老化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