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

|共14篇|

電玩+VR 模擬災難臨場感,日本科技新商機

自 1923 年 9 月 1 日關東大地震造成至少 10.5 萬人死亡或失蹤,已經過去了 100 年。自那時以來,日本還經歷了 1995 年的阪神大地震、2011 年的 311 大地震等多次災害,也出現了許多防災相關的企業,其中最特別的,是將電玩引入防災演練中。

防洪技術、抗震塗料、救災旅館…… 日本防災產業正火紅

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了攝氏 1.1 度。世界各地都引發了洪水、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日本在防災與抗災的技術與商業應用,正不斷受到關注。日本不僅大型企業,連新創公司也都已準備好將防災相關產品和服務,致力拓展到海外。

美國「海綿城市」,成功抵禦颶風吹襲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世界各地都有城市提出適應辦法,中國便提倡「海綿城市」疏導洪水。美國亦有類似的抗禦颶風方案,佛羅里達州佔地 18,000 英畝的社區巴布科克牧場(Babcock Ranch)便是典範。去年颶風「伊恩」帶來巨大破壞,登陸時更直接吹襲牧場,結果當地近乎絲毫無損,成功通過「防颶風認證」。

3.11 十二週年,防災數碼化

3.11 日本東北大地震踏入 12 週年,在悼念死難者及重建受災區的同時,各界還致力研究及提升防災技術,盡量減少下一場災害的傷亡及破壞。數碼對映(digital twin)、無人機攝影、即時通訊軟件、都市人群疏散系統…… 防災數碼化成最新趨勢,還擁有龐大商業潛力。

西班牙人重施故技,任羊群嚼草踩地防山火

熱浪席捲歐洲,巴塞隆拿亦難倖免。在酷熱天氣和乾旱的影響下,山火頻生,威脅性命和財產。當局遂在今春找來 290 隻綿羊和山羊,在市內最大公園盡情嚼草以作防火。這個近來在美國日漸流行的做法,對西班牙人來說原來只是故技重施。早在 20 多年前,南部人便已活用這些草食動物,作為保護山林的好幫手。

燒山:澳洲防範山火之法

去年 9 月澳洲山火持續焚燒至今年初,全國約 186,152 平方公里土地遭焚燬,比敍利亞國土面積更大。一年過去,又到 9 月春季,山火威脅再次逼近。東南部新南威爾士州去年受災最嚴重,當地尤羅博達拉郡居民汲取災厄教訓,正努力預防山火。但控管燒除(controlled burn)的火焰,可能喚起部分人的不安。

綠色和平:凝聚社區力量 區議會如何應對氣候危機?

氣候危機逼在眉睫,香港位處沿海地區,絕不可能置身事外。經過 2018 年超強颱風「山竹」的侵襲後,多區受到風暴潮影響,甚至出現嚴重水浸,我們必須汲取教訓,在容易受風暴潮影響的社區做好防災準備,並從源頭著手減碳,以應對氣候危機。為把氣候議題植根社區及帶來實質改變,綠色和平今年走入多個區議會,遊說區議員跟進氣候議題,為社區應對氣候危機做好準備。

工程傑作:日本摩天大樓的抗震和創意

這樣的要求,對於建築師的創意而言,是一大束縛。但是任職長岡造形大學,在東京開設工程公司的江尻憲泰教授稱,雖然建築師的個人理念會受到限制,可幸日本建築師都會接受相關教育,必須對地震有所了解,因此在工程師和建築師的合作商討過程中,常識總是佔主導的。

動物能準確預測地震?

在科學倡明的今日,人類始終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無論是分析地殼中發出的電磁脈衝,還是檢測地底的壓力波,成效都極其有限。來自全球 150 間大學的研究人員卻嘗試另闢蹊徑,透過國際太空站追蹤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分析牠們在地震前是否有異常行為,從而為人類提供準確的地震預警。

地震以後:突顯日本城市的防災盲點

大阪北部地區週一發生 6.1 級地震。由於受災地區人口密集,又正值上班上課時分,地震造成的交通網絡癱瘓,令大批市民想回家也難。眾多外國遊客不諳日語,欠缺第一手資訊,更加是徬徨無助。這片混亂景象正為日本敲響警號 —— 隨著 2020 年東京奧運來臨,海外訪客不斷增加,如何應對這種「都市型災害」,成為主辦國的當務之急。

【30 年內或有大地震】北海道人準備好嗎?

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發表預測,表示在未來 30 年,北海道東部發生 9 級地震的機會率高達 4 成,屆時或會引發巨大海嘯,更有可能波及設有核電廠的青森縣,造成形同 3.11 大震災的慘烈災害。港人聽見再是心慌,也不過是掙扎日後旅行,要否另選目的地。但對於根室、釧路兩市的居民而言,此乃生死攸關的大事,如今他們更是急於審視,看過去的防災工作成果如何,能否在這自然浩劫的威脅下,保住身家性命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