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回憶

|共25篇|

Moyashi:後集體回憶香港

大家必須開放「香港文化」的解釋權,接納香港文化不再是單指地理香港上的文化生產與消費,而是作為一種美學風格的存在。8、90 年代的流行文化當然是經典,但不必執著於哪個才是正宗。「香港」是一個文化符號、一種風格選擇,在海外基於經典的重新創作,也可以是「香港文化」的新血。

Moyashi:集體回憶凋零後,香港會是個神話

有人認為入鄉隨俗,盡力融入當地社區是應該的;有人認為政治訴求也許無法長期維持,但香港人起碼需要保留自身的文化和語言。兩者未必矛盾,只不過現實執行之際多有衝突,因為每個人對「融入當地」的意義都有差異,更基本的問題是所謂「自身文化」到底是甚麼。

「歌聲魅影」謝幕時

在剛過去的星期天晚上,百老匯歷史上持續上演時間最長的劇目「歌聲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終於謝幕,時代廣場上魅影白面具及紅玫瑰宣傳海報也自此消失。自劇目在 1988 年 1 月在百老匯首演以來,已演出近 14,000 場,欣賞演出超過 2,000 萬人次,票房收入超過 13 億美元。惟疫後經營困難,只能決定停演,終於成為劇迷的集體回憶。

鴻若遠:座機電話符號的消失,見證時代急速轉變下的無奈

過去不管是香港或海外報章,都喜歡在分類小廣告中使用座機電話的圖像,以代替「電話」 2 字,貪其方便,人所共識,也慳了一個字和一個標點符號的字數,因此只要用上這個圖像,後面再帶上數字,就誰都知道這個是聯絡電話的號碼了。

茶里:存在於網絡老人回憶中的論壇文化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還記得在沒有智能手機、網絡才剛崛起的年代,你都會用電腦逛甚麼網站嗎?如果你有一定年紀,應該會對 Flash game 網站、Yahoo 知識+、Xanga 日記等網站有印象。但說到教人最難忘的,莫過於「論壇」了。

日本現代化奇蹟的幕後功臣:騎單車的外賣仔

近年,Deliveroo 等外賣速遞程式大行其道,吸引很多人投身「外賣仔」行業,很多學生以單車代步或徒步上陣。在日本,外送服務稱為「出前」(でまえ),起源於江戶時代,是很多代國民的集體回憶。這一班外賣仔,餵飽了無數的日本打工仔女,是該國走向 20 世紀經濟奇蹟的幕後功臣。

鄭立:火紅年代黑骨棠 —— 從元朗騎馬出市區食麥當勞光宗耀祖

從外表看不出來吧?基本上這是一套搞笑漫畫,事實上「火武耀揚」系列一向都是如此。你看這故事一堆血腥暴力肌肉男黑社會,但他們的言行其實極度周星馳式無厘頭,而且是用很認真,看起來完全嚴肅的神情來做無厘頭的事情。

主題公園沒落潮:美國魔法森林公園的故事

1 月 18 日,海洋公園主席劉鳴煒宣佈樂園轉型大計,未來不再走主題公園路線,會拆卸大型機動遊戲,並將多個景點改為逐項收費。海洋公園近年被批評經營不善,有評論人更表示其「死不足惜」;有人則視公園為香港重要的集體回憶而大感嘆息。其實數碼世代後,娛樂事業競爭激烈,加上疫情夾擊,不單香港,各地主題樂園也如明日黃花,包括美國的魔法森林公園(Enchanted Forest)。

鄭立:大惡司 —— 政治正確丟出街的法西斯遊戲

混黑道混到成功後,還要浮上枱面當白道,自然是參與社運,進而參選,打壓對手,到處賄選,選到當政治花瓶也不夠,要直接攻入政府奪取政權,最後直接挑戰佔領軍,攻入軍營搗亂、搶掠強姦。父權法西斯極度狂放,政治正確?完全不存在。

Moyashi:緊急狀況裡的集體回憶

海洋公園是值得保留的,正如筆者同樣認為皇后碼頭與愛丁堡廣場碼頭值得保留。為了保存一個海洋教育及保育中心,也是為了集體的回憶。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問的是「是誰的回憶」。如果答案是「香港人的回憶」,那麼這個答案必然是建立在「香港人還有未來」的前設上。問題是:我們還有嗎?

紅眼:在中華街尋找一些壓縮的城市備份

如果我們各自帶走屬於那個城市的一些東西,把它們作為家當一起撤離呢?譬如在那個城市已經逐漸流失的文化、風俗和身份認同,譬如平民食物的味道、烹煮方法,衣著習慣或關於某些商店和街道的名字?然後另覓一個地方,將這些被移民者零星帶走的家當,將記憶還原。而其實,這就是唐人街/中華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