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共45篇|

既恐又貪的澳洲,能否擺脫中國滲透?

澳洲總理莫里森在東亞峰會召開前,與中國總理李克強會晤。會上莫里森承認,有關中國干預澳洲內政以及侵犯人權的指控,破壞了兩國的經濟聯繫。兩國在不斷升級的貿易問題上互相指責,另一方面卻又要作安撫,澳中專家 Kerry Brown 認為,澳洲一直以來未能審視其對華態度,導致如此尷尬境地。

【亞洲實力指數】中國發展障礙不是美國,是其自身

澳洲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昨日公佈「2019 年亞洲實力指數」,顯示美國國力依然冠絕亞太,中國得分緊隨其後,台灣是唯一得分下滑的國家。雖然中美貿易戰是全球焦點,但研究警告中國的真正敵人不是美國,反而是其自身的政治和社會隱患。

人工島之前:請先迎戰超級颱風

今年超強颱風一波接一波肆虐亞洲,似乎是大災難的預演。正當香港經歷完超強颱風山竹的破壞,政府還銳意填海造島之時;國際氣候專家已經點名呼籲,香港等亞洲沿海大城市,務必在政策及城市規劃著手,迎戰日趨頻繁的超強颱風侵襲,以保市民的性命財產安全。

在亞洲國家教英文,有張「白臉」就可以?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不少國家將之列入課程,亦會聘請英語為母語的外籍教師授課,成為英語國家國民一條就業出路。然而,澳洲廣播公司(ABC)報道,有教育專家就部分不合資格人士成為外籍英語教師感到憂慮。有曾在中國任教英語的外國人直言:「即使你的英語發音不地道也沒關係,『白臉(white face)』才是首要標準。」

亞洲當代藝術展:在豪華酒店探驪尋寶 見本地藝術文化轉變

就如藝術品能變化萬千,或叫人著迷,或令人糊塗,藝術展亦可層出不窮,脫離正經八板的空間,走到五星級豪華酒店舉辦 —— 說的是 9 月底即將舉行的第 13 屆亞洲當代藝術展(Asia Contemporary Art Show)。展覽開幕前,展覽總監兼創辦人之一 Mark Saunderson 與 *CUP 談及展覽策劃理念,以及他對香港和亞洲藝術市場的觀察。

統戰還是尋根?讓新加坡華人,以中國人自豪

立國只有數十年,主要由移民組成的新加坡,一直以來均鼓勵各族公民,既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時促進作為新加坡人的國民身份認同。不過,不少人擔心,這項文化與身份平衡的國策,正在中國精心計算下,把新加坡華人對其文化的擁護,化為對「祖國」的忠誠。

當「一帶一路」進入柬埔寨:無好帶挈,只有分裂

作為東南亞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為吸引中國企業投資,柬埔寨成為中國「一帶一路」的合作夥伴,期望發展成東南亞商貿路線的核心地域。其中,柬埔寨唯一的深水港口都市施漢諾(Sihanoukville),短短 2 年時間,市內已隨處可見正在施工的中資建設項目,而且,施漢諾正逐漸成為下一個澳門,在「一帶一路」的背後,中國賭業或已移師到鞭長莫及的施漢諾,進行著當地無從制止的洗黑錢活動。而這股日益熾熱的黑金風氣,亦累積了當地柬埔寨人對中國企業的不滿。

廖康宇:電視點止撈飯咁簡單

這些電視劇的故事內容大概相同,但每個版本都各自帶有本地元素:台灣版本的「流星花園」夾雜著台語對白;韓國的「花樣男子」主角都穿著韓式校服等等。雖然表達的方式不同,但觀眾的文化體驗又如此相近,最重要是受眾國家在文化同化過程中並沒有失去自主性,並非一個單方向的文化侵略現象。

亞洲留學生漸減 美國大學吸引力不再?

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在QS最新的全球大學排名分別佔據頭三,而他們的共通點都是——美國的大學。美國的大學在人們印象裡一直有著優質高等學府的形象,單是QS的排名首 20 名,便有 11 間是美國的大學,因此父母送子女到外國唸書,都想讓他們進入這些「神檯級」的學府。然而從最新的趨勢來看,美國的大學已經不如以往般具吸引力。

【日式一帶一路】日本佈陣印度洋

當政府高官和主流傳媒齊齊吹捧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另一邊廂,卻常忽略日本在交疊的印度洋沿海大舉投資基建,以「優質」和「自由開放」的品牌口號,試圖以另一套地區秩序抗衡。有國際關係學者認為,「一帶一路」計劃有違自由開放理念,而日本的方案正好為國際提供替代選擇。

想培養孩子成未來領導人?讓他多跟同伴玩鬧!

在凡事都講求高科技的年代,EQ 之父丹尼爾‧高曼與當代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提出,要培養孩子成為未來領導者,最好的場域,卻是在最傳統的「學校」。「讓孩子花時間去看著其他人,聽其他人說話,了解他人的感受。只是捧著書本或盯著螢幕,他們是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學習的!」高曼說。

北韓擁有核武,何不南韓也有?

北韓上周試射「火星 14 型」洲際彈道導彈,再度觸動美韓政府的神經。杜林普還在巴望中國出手施壓,南韓卻可沒這種寬裕。青瓦台急謀對策抵禦威脅,而他們想到的是:既然北韓坐擁核武,那麼何不「人有我有」,自己也研發核武?不過,眾多分析員對南韓核計劃的前景深表關注,憂慮此舉或會弄巧成拙,令局勢亂上加亂。

美國加息後,亞洲債市將成亮眼新星

聯合國 1 月發佈「2017 年世界經濟情勢與展望」報告指出,儘管世界經濟緩慢成長,全球貿易投資龜速,但亞洲經濟今年有望保持強勁增長,繼續成為全球亮點。IMF 官員預計,亞洲今、明年的平均增速將保持 5% 左右,高於全球增速的 3.5%。這意味著,亞洲債市今年將有亮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