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

|共56篇|

珊瑚滅絕後,海綿將成最後生還者?

近年世界各地接連有大量珊瑚白化甚至死亡,珊瑚礁生態瀕危,背後與全球暖化導致海水升溫有莫大關連。有海洋生物學家研究,模擬 2100 年的惡劣氣候及海洋環境,發現在珊瑚消失的將來,海綿(Sponge)是少數能夠生還的珊瑚礁物種,未來會取代珊瑚在礁石間叢生,但原有的生物多樣性或從此不再。

腎結石:劇痛,但美麗的人體地質學

提起腎結石,全球平均有 10% 人口會受到這種尿液沉積物的煎熬,幾乎不會有人以美麗、複雜和具有價值的正面角度去看待,但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的調查,便集合了醫生、地質學家和顯微鏡學專家,提出另一番別開生面的見解。據觀察,腎結石並非只是醫學界過去所想像的體內廢物,它就跟地質公園的天然岩石一樣,形成背後暗藏著人類的歷史密碼。

發現「新」立體,揭開生物科技新一頁?

球體、六角柱體、三角錐體…… 簡單如一隻杯、一枝鉛筆的設計,均應用著這些立體幾何設計。最近,科學家從皮膚細胞中發現一個以前未曾新立體幾何,並命名為盾柱體(Scutoid)。然而,立體可以有無限種,人們用泥膠黏土,便可以隨便弄一個「新立體」出來。是以,盾柱體的發現有何價值,使之能稱之為「新」?

女性為何追求身高差?

撇除「有車有樓」等身外之物,高大、威猛、英俊是不少女士對另一半的外在要求。身形瘦削可以做 gym 操肌,其貌不揚可以整容,但若然生得太矮,則往往難以後天補救,被高過自己的女性判「死刑」。科學研究亦證實,女性往往更喜歡長得比自己高的男士。澳洲心理學家 Beatrice Alba 認為,或出於生物演化過程中,影響女性大腦的偏好,形成今天的男女身高差文化。

博物館太窮,買不起恐龍?

電影「侏羅紀公園」面世 25 年,同系列的第 5 部作品 「侏羅紀世界:迷失國度 」(Jurassic World : Fallen Kingdom)亦將於本月上映,但戲內令恐龍復活一事,在現實中仍只屬幻想。想要「膜拜」這些昔日的地球霸主,如今尚可到博物館觀賞骸骨。只是古生物學家憂慮,化石拍賣屢創天價成交,資金有限的學術界難以競投,就連博物館也買不起,結果令這些極具研究價值的標本,落入私人手中,從此脫離科學。

一個遠古墓地,叫科學家重新定義人類

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學家透過人類喪葬,了解其他文化的宗教和信仰,但從來沒想到其他近似人類的物種(靈長類群體包括屬人類、南方古猿和其他近親屬)也可能有類似行為。1908 年出現第一次關於埋葬死者的爭論,法國 La Chapelle-aux-Saints 附近發現了一個相當完整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骸骨。發現者認為骸骨是有意被埋葬的。對他們來說,就好像挖了一個墳墓,屍體有意地以胎兒姿勢埋葬,安全地覆蓋起來。但許多當代科學家仍然對這種解釋持懷疑態度,或者直接駁斥。

諾獎得主:畸形學術界阻礙研究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是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退休教授傑弗理‧霍爾(Jeffrey Hall)等三人。他們研究出周期基因如何控制生理規律,以了解生理時鐘的運作。能得出如此成果的人才,理應繼續從事研究工作,為科學出一分力,然而約 10 年前,他卻因以研究經費以及學院制度崩壞問題,而提早退休。

以流行歌手命名新發現物種的潮流

人有「萬物之靈」之稱,意指人有智慧,主宰萬物。可是,身為萬物之首,人類仍未知自己究竟「統領」多少物種,至今生物學家仍在探索新物種的無盡旅途當中。而每當生物學家發現從未遇見的物種,下一步則要交給分類學家(taxonomists)去決定怎樣命名物種。原來,如何稱呼物種也大有學問,而且現時學界出現以流行歌手命名新物種的潮流。

蛋形之謎

於生物學家而言,「為何鳥類的蛋形狀各有不同?」向來都是一個自然之謎。蜂鳥鳥蛋形狀如同 Tic Tacs 糖,海鴿蛋則像放大版的淚珠,有些鳥所生的蛋更似乒乓球般圓潤,究竟為甚麼蛋的形態可以層出不窮?近日,有科學家相信已找到此問題的答案。

為何動物不會迷路?

北極燕鷗每年來回南北極四萬哩;革龜從印尼游弋八千哩路雲和月,然後由加州泅水返回出生地;帝王斑蝶遷徙過程之漫長,非歷經幾代不能完成,但總能飛抵目的地。多數物種都有表表者擁有不可思議的導航能力,為何牠們能巡迴廣大天地而至不致於迷路?

【慎入】蟲蟲交配攻防戰,體現自私基因

性愛帶來歡樂,但在動物生存演化方面而言,性愛卻有另一種層面的苦味。適者生存,生物在傳宗接代方面卻十分下苦功,嘗試讓最具生存優勢的個體繁殖,製造出品質最佳的後代。以進化論的角度看,美麗標誌著健康、健碩和生育力強,都為理想伴侶的條件,因而具性吸引力。性愛的愉悅某程度是促進生育的獎勵,但有些物種的雌雄相交,卻激烈得使科學家也感到好奇。稱為「四紋豆象」(cowpea seed beetle)的昆蟲就是其中之一。

科學盲的直覺,可以教科學

小朋友理解世界跟大人不同,例如他們以為能動的東西就是生命,如會行走的火車模型、機械人就跟小動物一樣;反而不能走動的植物,卻不認為有生命力。小孩能感受物件的重量,看見物件的體積,但他們不會了解質量與原子是怎麼一回事。心理及認知學家 Andrew Shtulman 稱之為「直覺理論」,他認為這些「直覺理論」是大問題,因為不單只是小朋友,不少成人仍持有這些「直覺」,英國作家 Steven Poole 早前就在華爾街日報淺論「直覺理論」,指出它們在日常生活及教育層面的影響。

「殺恐龍」無用?極偏門的超專家正崛起

在台灣的上千所大學院校中,有幾科偏門的系所被稱之為「殺恐龍」系,意思是:有個人找不到工作,看到有學校開課教授殺恐龍的技巧,想去學習一技之長,花了幾年的時間鑽研,學成之後卻發現根本沒有恐龍可以殺,只好轉行殺豬殺牛,或回學校繼續教授如何殺恐龍。換句話說,除非你是「侏羅紀公園」的動作指導,否則這就是一門學了也一輩子用不上的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