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共51篇|

中國國民買不起藥,只能自製

早前話題之作「我不是藥神」,在中國社會掀起廣泛議論。事實上,無力負擔藥價的中國民眾,為了治病活命,除了購買仿製藥外,還有另一條「生路」—— 自行調製藥物。「紐約時報」記者持續採訪飽受頑疾困擾的中國家庭,揭露醫療保健系統的缺陷,如何使人民走上藥神之路。

大象獨有的「殭屍基因」,是癌症治療新契機?

到底是人類還是大象更容易患上癌症?癌症由 DNA 受損的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引起,以此推算,生物體型愈大,細胞便愈多;壽命愈長,便有更多時間和機會產生致癌的基因突變。然而,根據世衛數字,人類中每 6 宗死亡個案便有 1 宗與癌症有關,即約 17%;相對地,只有少於 5% 大象是死於癌症。科學家一直試圖破解箇中玄機,希望能為癌症治療技術帶來進展。

捕捉死神身影:生物細胞的死亡速度

破解人類的死亡奥秘,一直是科學家們的共同目標。近日在最新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就有了細小而意義深遠的突破。研究人員剛測量到生物的源頭 —— 細胞的死亡速度。若能夠進一步破解,則可以施行效果更佳的治療方法,例如促使癌細胞自行毁滅,或阻止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神經細胞退化。掌握了細胞的死亡速度,就像捕捉到死神的身影。人類最終或能憑著醫學知識,左右生物的死亡速度。

人工智能輔助醫療,走了多遠?

現階段而言,甚至在未來好一段時間,AI 的角色還只在於輔助診斷,未能完全取代人類專家。但「經濟學人」報道分析指出,在某些領域 AI 與醫生的準確度可相差無幾,而 AI 的優勢在於速度。AI 也可根據疾病的風險進行分類,例如區分哪些癌症病情較為嚴重,需要優先處理。

咖啡都致癌?濫用標籤更致命

時不時都有新研究發現,某種食材可以致癌,即使風險微乎其微,消息在網絡流傳總會引發小恐慌,有人可能改變生活習慣,政府更可能要產品貼上警告標籤。加州法院最近就裁定,已經成為都市人「必需品」的咖啡含有致癌物,咖啡要加上「可致癌」警告字句。有專家就直指,咖啡所含致癌物對健康風險根本微不足道,如此濫用警告標籤,最終只會令公眾疏於防範。

貓不如狗?科學家偏愛狗的原因

狗是人類的朋友,貓是人類的主子,但是否因為主子「高高在上」的身分,就不能作為研究對象?而選擇研究較忠誠的狗?這些對於貓的偏見其來有自,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生物考古學家 Fiona Marshall 研究關於貓的馴養,她指在考古遺址中,貓較狗更為稀有,部分原因是牠們獨來獨往,她認為:「中世紀到後來的歐洲對貓都存在偏見。貓被認為是不好的動物,因為他們沒有服從人類。」

奇蹟 Taxi:一輛的士如何改變城市

意大利人浪漫熱情奔放,但倘若在意國街頭看見「花碌碌」的士,司機一身浮誇打扮(見上圖), 如「漆黑中的螢火蟲」的鮮色斗篷、頭頂著有絨球和假花裝飾的草帽、彩珠鍊子更會不時發出沙沙聲響。組合如此奇特,你又能接受嗎?但先別發笑,這架名為「Milano 25」的「的士」走在佛羅倫斯街頭,極盡招搖 ——在 16 年來一直免費接載往來兒科醫院的年輕癌症患者。

癌細胞也愛糖?

癌與糖之間在長久以來關係都「似有還無」,曾有說法是糖可以供給癌細胞營養,斷糖可以餓死癌細胞,但後來科學家指出這是不可行的。然而,經過 9 年的研究,比利時分子生物學家終發現糖確能刺激腫瘤生長:原來糖不是「餵飽」癌細胞,而是影響它的代謝作用(Metabolic effect)。

窮人的孩子早發育

中國的樣板戲曾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之語,但是窮人的孩子被迫輟學,幫補生計,分擔父母之憂,是不得已而為之,沒甚麼值得讚美,除了生活現實,有研究認為還有無法避免的生理原因:窮人的孩子通常過早發育。

一個 App 能延長癌症病人生命?

患上癌症的病人最需要的除了是治療,亦是時間——一旦癌症已擴散身體各部分,留在人世見家人朋友的時光也就大大縮短;若果有療法可助癌症患人延長人生數月光景,或已令人雀躍不已,因為時間實在寶貴。根據近日一個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上發表的研究,要讓癌症病人延長壽命,不需大灑金錢,只需在智能電話上安裝一個應用程式 ePro 即可。

搶救橙樹生化戰

現時全球近五分一植物面臨絕種,禍源除了人為破壞,還有細菌肆虐,例如一種常見香蕉近年大規模受真菌感染,數十年來再度瀕危。人類直至近世才發現細菌的存在,正式向微生物開戰,而一種新近戰略,就是以病毒攻擊細菌,試驗場是同受細菌侵害的橙樹。

維他命 D 預防百病?

維他命 D 是少數人體能夠自行合成的營養素,可經皮膚吸收陽光紫外線而產生,或從部分食物攝取。眾所周知,維他命 D 為身體平衡鈣磷量,吸收充足有助骨骼、牙齒及肌肉發育健康,但自近年醫學界發現不同器官均有接收維他命 D,至今已有不少研究指出維他命 D 的多重益處,包括保腎、防糖尿病、調節免疫、預防癌症及保護心臟血管等。陽光宅男不止會吸引目光,還能夠保持健康。

同時致癌又防癌?不能盡信醫學新研究

在你的新聞來源上,近乎每日總有形形色色的醫學研究「新」聞,告訴你在治療甚麼疾病上取得了新突破,吃甚麼對健康有益有害(例如數星期前的大米含砷),讓你一時心花怒放,一時又憂心忡忡,這項研究說紅酒有益,那分報告卻說喝酒有害,讓人頭暈目眩。屢獲科學新聞報道獎項的科學記者 Julia Belluz,便多次在 Vox 媒體撰文解釋不能盡信新醫學研究的原因。

乳癌 12 種徵兆

乳癌是全球女性的頭號癌症,本港亦不例外,每年新症平均就多達 2,300 宗,而且有年輕化趨勢。關注乳癌組織不乏廣告運動,穿著粉紅服飾、裸體宣傳或是在 Facebook 分享心心圖案可能有益籌款,但無助大眾認識乳癌。有見及此,過來人 Erin Smith Chieze 轉發了世界乳癌機構(World Wide Breast Cancer)的病徵圖,「有用的資訊才能引起真正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