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

|共33篇|

針對無接種疫苗者,是前所未有的制度歧視?

過去近三年,有些國家和地區以抗疫為名,以各種手段驅使民眾接種疫苗,無接種疫苗者失去就業、就學,以及出入部分場所的自由,連餐廳也不能光顧。國際社會開始復常後,愈來愈多人關注對無接種疫苗者的權益,有政客甚至形容,這種針對單一組群的制度歧視是前所未有。

當不戴口罩的外國旅客來到日本

日本政府 5 月放寬室外口罩令,現打算進一步解除室內口罩令,但當地人仍傾向用口罩保護自己,認為口罩有如內衣褲般不能隨便脫下。專欄作家 Gearoid Reidy 在彭博社撰寫的評論指出,目前世界各地已放棄口罩政策;日本開放邊境,遊客陸續到當地觀光,戴口罩的日本人與不戴口罩的外國人成一大對比,也引起當地應否繼續堅持戴口罩的討論。

疫後旅行:原來只為一覺好眠?

疫情出現後,日常生活也隨之改變,令人情緒持續繃緊,直到今年各地旅遊限制大幅放寬,人們終於有機會度一度假放鬆心情。近年海外更開始盛行睡眠旅遊,愈來愈多酒店及度假村以睡眠作招徠,因旅客已經由以往習慣趕景點趕購物,變成放開煩俗事務,覓一覺好眠。

施皮茨實驗室,打開全球病原體共享之門

實驗室規格有高低,生物安全級別等級(BSL)最高第四級的實驗室,可以培養十分危險的病原體。例如瑞士中部城鎮施皮茨的施皮茨生物防護實驗室,去年 5 月與世界衛生組織簽署一項協議,提供實驗室作世衛生物中心設施(WHO BioHub),用於儲存、分析,並跟全球各地實驗室快速共享病毒和病原體,期望阻止下一次大流行發生。設施運作一年多後,參與這項工作的科學家們,遇上不同障礙。

SaNOtize:COVID 鼻噴藥物更有效?

目前針對 Covid-19 的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均會隨時間減少,研究更有效的治療藥物相當重要。現時治療 COVID-19 的主要抗病毒藥物包括 Paxlovid、Remdesivir 及 Molnupiravir,我們或需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才能完全擺脫 COVID-19 對公共健康的威脅,較早前就有一款鼻噴霧劑完成了第三期臨床實驗,已在多國市場發售。

金仔:上海人為何要潤之則吉?皆因封城是隻黑天鵝

上海封城 2 個月後開始解封,年青人之間逐漸流行一個潮語 ——「潤」。面對中國堅持清零政策和推廣恆常基因檢測(即每 2 天撩鼻孔),不少上海市民的回應是:「潤之則吉」。不是毛公潤之的潤之,而是取其漢語拼音「run」的諧音,解作英文的「走佬」。走去哪裡?美國是首選,接下來的是澳洲、加拿大、英國等,網民謔稱為華潤萬家,四處流徙是也。

WeWork 跌落神壇,大公司卻開始 WeWork 化

2019 年,共享辦公室 WeWork 以時髦裝潢、靈活空間,彈性租期和連繫社群作招徠,公司估值一度高達 470 億美元。同年,公司準備上市,人們卻開始質疑其市場發展,數週內,創始人兼行政總裁 Adam Neumann 卸任,公司估值降至 100 億美元,首次公開募股也被擱置。儘管神話破滅,甚至變成劇集話題,近來美國的傳統辦公室卻相繼「WeWork 化」,改頭換面。

【北韓大發燒】造就不合比例疫情的金氏奇跡

北韓 5 月承認國內出現 COVID 病例,往後以「發燒」數字公佈疫情走勢。根據官方數據,自 4 月以來,全國 2,500 萬人口中,發燒患者總數上升至 336 萬,截至上週五,死亡人數為 69 人。然而,專家及觀察人士質疑,大量人口染疫的情況下,北韓宣稱的死亡數字及比例極低,這個帳面上 0.002% 的死亡率,低於全球絕大部分國家,南韓東西大學細胞生物學教授 Justin Fendos 就認為,北韓「發燒」或死亡數字值得質疑。

兒童不明肝炎與 COVID 的關係

歐美各地和日本等 20 個國家,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兒童嚴重急性肝炎病例,截至上週二,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全球至少有 348 宗相關懷疑病例,英國官方指當地有 176 宗。早期證據顯示,兒童不明肝炎可能與腺病毒感染有關,但同時也有研究人員指出病例可能與 COVID 有聯繫。月刊「大西洋」報道則指,兩種觀點未必彼此排斥。

【北韓疫情】要核武,還是要疫苗?

北韓上週四首度確認國內 COVID 病例,是兩年多來不曾公佈病例的「零的突破」。儘管當地未有提及確診數字,但官方已下令嚴格封鎖全國。一日後,平壤終於表示,自 4 月下旬以來,全國超過 35 萬發燒病例,目前有 187,800 人正在接受隔離及治療。北韓曾拒絕主要由西方國家支援的 COVAX 疫苗分享計劃,與中國提供的科興疫苗。「華爾街日報」報道,北韓是次可能不得不接受他國的人道援助,但同時卻不太可能放棄核武計劃。

大型檢測所費不貲,但真的物有所值?

疫情以來,為進行病毒測試,排隊讓人用棉花棒「撩鼻、撩喉嚨」,已成為各地人民熟悉又麻煩的生活日常。但在疫情爆發至今逾兩年,有些國家的衛生部門開始對進行大型檢測的好處產生疑問,尤其這些措施的花費數以億計。路透社記者就此詢問各地科學家意見,了解繼續大型檢測的實際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