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

|共33篇|

Gloria Chung:奧運跑手的致勝食物——苔麩

苔麩擁有超級食物的所有特質:低纖、高鈣、高蛋白質,不含麩質,對麩質敏感的人也可以進食;升糖指數低,糖尿病人吃後血糖不會快速飆升;同一份量的苔麩,鐵質比全麥粉高 1 倍,鈣質高 5 倍,比牛奶更高,對有奶類敏感或者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是最佳的鐵質補充劑。據說苔麩亦是埃塞俄比亞奧運跑手的致勝原因,因為鐵質多,能為跑手慢慢補充能量。

意國避談之恥:亞的斯亞貝巴大屠殺

20 世紀初,非洲國家多遭西方列強殖民統治,傷痕累累,國運苦厄,二戰前曾被意大利佔據數年的埃塞俄比亞亦不例外。1937 年,埃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發生大屠殺,意軍在當地殺害上萬平民,埃國官方甚至指有 3 萬人無辜慘死。即使事件慘絕人寰,意國迄今仍未就屠殺向埃國道歉,在意大利學生的教科書上,也不見其影蹤 —— 而歷史學家 Ian Campbell 則拒絕遺忘,寫書為這段歷史填補空白,痛陳意國當年的殘酷。

原人:世界不是零距離 被消失的埃塞「種族」抗爭

大台的旅遊節目「世界零距離」大受歡迎,奇異的國度,加上方東昇的爛 gag 笑話,收伏不少香港人。轉眼來到第三季,第一站是埃塞俄比亞(埃塞),節目標榜「真.埃塞」。訪問前奧運長跑金牌得主的商業大亨基比斯拉斯和現任總統穆拉圖大談經濟發展,再介紹特產玫瑰花和咖啡,風花雪月之餘,偶有提及埃塞的問題,成功用新聞包裝的旅遊節目。

樂施會:甜蜜蜜生產線 助埃塞俄比亞小農改善生活

全球氣候變化衝擊東非國家埃塞俄比亞,氣候變化令降雨變得不穩定,大大影響當地小農戶的生計。小農當中,大部分土地由男性持有,女性農民沒有地權,連種植農作物發售的機會都沒有,缺乏收入,陷入貧窮。樂施會與夥伴支持 5,000 多名當地農婦養蜂取蜜,逐步發展成「甜蜜蜜」生產線,將蜜糖運送至國內外發售,更出口遠至歐盟,助婦女脫離貧窮。

樂施會:你快樂過生活 我拼命去生存

我跟隨樂施會到埃塞俄比亞東部索馬里地區,當義務攝影工作。當時的埃塞俄比亞已連續 14 個月沒有下雨,出現旱災。強烈的日照令原本已經乾旱的土地出現龜裂現象。在曠野感受到灼熱的空氣如燃燒肺部一樣,還帶股濃濃的鹹魚味,原來在村落四周,有不少動物已渴死,伏屍於赤地上,散發著陣陣的腐屍惡臭。情景、味道至今仍歷歷在目。

原人:旅行劣食傳——埃塞俄比亞的原始重口味

原始部落,除了千年前的衣著飾物,最重要有千年食物。今年我們追求食物的原味道,有機耕種,無農藥,新鮮,但他邦的老味道,可能是現代人的劣食。不少遊客希望走入當地人生活,但真是走入了,才知道「中伏」,一失足成千恨,回頭已是百年身。

原人:故事隨相片娓娓道來

非洲奇妙國度,只要花點心意,就能走入當地社群。相片是最好的媒界,打破言語隔閡,讓我們打成一片。東非的埃塞俄比亞,在港人眼中可能只有飢荒和瘦骨如柴的貧民。數年前,筆者探訪埃塞俄比亞,大飢荒已是 1985 年的事。自 2004 年開始,這裡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比中國更快,每年增長超過 8%。當地人最愛的小禮物,不是食物,除了水樽,就是相片。

原人:旅行公民化廢為寶 膠樽改變非洲小孩生活

旅行,樂事。但大家會否分享快樂,帶小禮物給當地人呢?早前筆者應邀為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舉行「人權旅遊」的講座,講解如何走多一步,關心當地人呢?或者大家未必花得起長時間做義工,但遊歷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只要多花思,原來一個用剩的膠樽,對非洲人都非當重要,可以改變生活。

交叉雙臂背後:奧羅莫獨立運動

取得馬拉松銀牌的埃塞俄比亞選手 Feyisa Lilesa,在比賽完結後高舉交叉雙臂,便有了性命之虞,短期內無法再回到埃塞俄比亞。他選擇在最觸目的平台,作最危險的抗議,必定是想向世界傳遞一個極其重要的信息——奧羅莫人拒絕暴政繼續殖民。

住火星,今晚食乜餸?

火星適合人類居住的說法自得到美國太空總署認證以來,在坊間已流傳甚久。有藝術家更迫不及待地預演火星生活,看來已亟欲為人類大遷徙做好準備。Menu for Mars Kitchen 以研究火星上具持續性、富營養和美味的食物為使命,發明了不少「火星食譜」,當中埃塞俄比亞的食物居然極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