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

|共32篇|

最需要保護的物種

當世界步入第六度物種大滅絕(The Sixth Extinction),生態多樣性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不過對於物種保育,大眾往往只知愈多愈好。「自然」科學期刊近日一篇研究調查全球 1 萬多種物種保育狀況,提出除了數目,當局更應考慮該物種在演化軌跡上的獨特性,按此加強部分地區與物種的保育,便能大幅增加生態多樣性。生物學研究中,有些動物確實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顏色的共性

因應身體構造的差異,每人看到的顏色都有些微出入,詩人荷馬就看到「酒色海浪」及「紫色蜂蜜」,有人以為古希臘人的色覺與今人不同,更甚,不同文化對顏色版塊的區分迥異之大,一度令人類學家質疑,某些種族是否色覺較弱甚至色盲,以致於辨識顏色的能力遜於其他人種。究竟顏色是否單純是主觀感受?其中有無跨文化跨種族的共性?

文化決定人類演化進程?

有說人禽之別,在於文化之有無。根據聖安德魯斯大學演化及行為生物學教授 Kevin Laland,這種說法只對一半。動物也能模仿、發訊、運用工具,表現出獨特的行為,例如雛鳥會模仿雀群,學習唱出特定的頻率,近乎人類的文化;然而,猿猴無法像人一樣作曲寫詩,或是設計飛機大炮。箇中分別,Kevin Laland 認為在於人類既創造文化,亦為文化所塑造,從而發展出獨特的演化軌跡。

交配至死的自然邏輯

自然界中,不少生物屬於「單次繁殖」(semelparity),動物如部分三文魚、蜜蜂、蜘蛛、螳螂等,繁殖季終生一次,雄性交配過後隨即死亡,植物如穀物、一年生植物和多數蔬菜同樣一榮之後一枯。人類雖然也有精盡人亡之說,但大部分哺乳類屬於「多次繁殖」(iteroparity),僅 4 種有袋動物甘願為性而死。究竟「自殺式性愛」背後有何生存邏輯?

同類相食的自然史

對現代人而言,人食人是道德禁忌,連動物同類相食也會被視為兇殘,動物學家 Bill Schutt 對此卻表異議,新作「同類相食極自然史」(Cannibalism: A Perfectly Natural History)一如其名,主張不少物種同類相食合乎演化規律,比想像中普遍,人類也不例外,由古代乃至現代亦不乏食人案例。究竟這種禁忌有多自然?

何謂生命?物理學家:流動

人生的大哉問之一,就是生命本身。古往今來無數領域嘗試解釋箇中奧秘,而對物理學家 Adrian Bejan 來說,所有生命均從屬自然的「大設計」--流動:生命進化,就是機制改良,提高物質流動效率。小至血管,大至旋渦,莫不遵從自然界的「構造定律」,Adrian Bejan 甚至認為,物理能夠解釋所有演化,包括人類文明進程。生命的歷史,就是流動的歷史。

最新生命樹:細菌主導物種演化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達爾文的演化論並非假說,而是實實在在的科學。美國一隊科學家揭示最新整合的物種演化圖表(即俗稱「生命樹」的樹狀結構系譜),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物種分支由細菌組成,河泥與濕草原土中的許多物種,在人類眼皮底下等著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