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包」今日已成為時尚界的新寵,2018 年頭 10 個月,腰包銷量佔了美國配飾產品增長的 4 分之 1。儘管如腰包一點都不奢華別緻,過去出現於街市小販、爬山人士和運動愛好者身上,但今日它確實是奢侈品牌的頭號商品。在 1980 年代,隨著人們日常更喜歡穿運動服裝,以及出國旅遊熱潮的興起。不過,把這股熱潮形容為 80 年代的「潮流復興」,未必完全正確。認為腰包是 80 年代產品,這種觀點是短視的,因為在人類漫長歷史中,腰包的「潮流」有著更史詩般的古老文化。
時裝
|共74篇|
時裝界的傾斜現實:只有頭 20 位是真正贏家
如果你曾想過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甚至建立自己的時裝品牌,憑著曠世的才華和創意已不足夠了 —— 因為時機的掌握也很重要,但時裝界的創業時機,或許早已不再。看過業內統計數據,你將會重新審視夢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
林宇:Dolce & Gabbana 教材式公關災難
Dolce & Gabbana 的辱華風波,到今日兩名設計師 Domenico Dolce 與 Stefano Gabbana 拍下道歉影片,可說是帶領品牌走向滅亡的歷史一刻。因為能錯的,他們都全部做錯了。
Google 在紙媒上賣廣告,所為何事?
Google 最近在紙本雜誌上賣廣告,作為互聯網巨頭,這種做法或令人費解。的確,紙本雜誌的影響力已不如互聯網,但互聯網難以取代的,是人對時尚雜誌封面仍抱有憧憬,如果用智能手機就能拍出雜誌封面,相信會令不少人驚喜,而這就正中 Google 下懷了。
粉紅色的文化史
走過鬧市中的窄巷,粉紅色的霓虹燈管,象徵了廉價和庸俗的色情交易。在 18 世紀的上流社會,罕見的粉紅色衣物,卻曾是奢華風尚的代名詞。幾個世紀以來,社會對粉紅色所代表的意涵產生了巨大變化,它曾經在不同時期被認為象徵女性,代表女權,有時它是色情、媚俗,有時它是高雅,甚至含有犯禁的意味。「所有顏色都有它的指涉,但我認為粉紅色確實是最具爭議性,同時最分裂的顏色之一。它能夠引起人們異常強烈的情緒,無論是好還是壞的方向。」
變革中的 Amazon:跨越網購,進軍實體時裝店
網購巨頭 Amazon 落戶歐洲的第一家快閃時裝店,上週正式於倫敦著名的貝克街開業,更一度成為城中熱話,高調標誌著這家全球最大的虛擬購物平台,正打算在英國時裝界實實在在的佔一席位。
皮草面臨末日,但人造皮草可能更差?
過去多年,環保團體和愛護動物組織都大力呼籲棄用動物皮草,每逢大型時裝活動,場外的民眾激烈示威,屢見不鮮。而最近一年,曾代表著奢華風尚的皮草,明顯變得愈來愈不受高級時裝品牌及消費者歡迎。這種時裝界歷來最具爭議的衣料,從各種跡象看來,距離末日已然不遠。但順應而生的問題是,取代皮草的物料同樣令環保組織擔憂。
與其買衫,不如租衫?
人靠衣裝,不過人人都買衫,產生的浪費驚人。即使回收、轉售,仍不能完全避免銷毀、丟棄的情況。假如在共享熱潮下,人們能否共享衣服?這個想法先在歐美萌芽及實現,近年中國亦有人認為時尚也可租賃,推出共享時裝平台。
唐明:傲慢令人懶惰 —— 6,500 美元的鞋帶
惡搞圖最成功的諷刺,不是瘋狂的定價,而是這款腰帶的所謂「設計」:並無任何從鞋帶加工變身的手藝,無非是加長加粗,再印上品牌標誌,由於這種「國王新衣」的招數屢見不鮮,果然一下子引起大家共鳴,即使明知是惡搞,其實弦外之音很明顯:(他們)還有甚麼做不出來?
紅眼:如果花樣年華只是一張貼紙
年華不美,花樣則一直記住心中。成長的轉捩點,反叛期的開端,都源於朋輩在路上的無心嘲諷。兜了一個大圈,你才發現大家都沒有很時尚,母親沒有,同學沒有,我更加沒有。有的只是年輕時不知天高地厚,牙癢癢的恨。
紳士同盟:拒絕街頭時尚,Zegna 收購 Thom Browne 開拓年輕市場
以家族式經營的意大利男士服裝集團 Zegna 宣布,將收購由美國設計師 Thom Browne 創立的同名品牌。由於 Thom Browne 和 Zegna 都是當代最重要的高端西裝品牌之一,這次交易,也被雙方首腦視為一次紳士精神的合作。正當全球奢侈品牌逐漸走向街頭休閒時尚,傳統時裝家族亦表達了他們正銳意尋求獨立設計師的加盟,將市場定位轉移到年輕消費者。
豹紋情意結:征服者、萬人迷到淫娃毒婦的想像
城市之中,真正捉摸過獵豹的人不多,然而,有的可能是滿街的豹紋著物。有人對一身豹紋打扮情有獨鍾,有人則嗤之以鼻,極度抗拒。這種奇特的愛恨交集現象,還有人類和豹之間似遠還近的連繫,吸引了美國舞蹈家兼作家 Jo Weldon 的興趣,在新作「狂熱:豹紋的歷史」中,就描述了豹紋圖案的起源、演變,及時至今日作為一種時尚元素,它對個人形象的建構。事實上,早在今日被數以萬人前呼後擁的國際歌星和荷里活演員之前,埃及女神 Seshat 在流傳下來的雕刻和畫像中,就已經身披豹皮。
紅眼:中國李寧,萬里長城
中國李寧在巴黎時裝週的驚艷演出,連時尚雜誌 Vogue 都大讚。儘管有人覺得土氣,似紅軍復辟,民工再現,但在這個 Virgil Abloh 都能入主 Louis Vuitton 的時代,貴俗之間界線模糊,張揚的醜才是突出之道。不再以老翻 Nike 標誌為主打的中國李寧,會潮出甚麼新景象?除了簽下籃球明星 Dwyane Wade 之外,原來也積極跟內地潮人聯名,對方是去年「中國有嘻哈」的冠軍。喔,「靳是霧都」的 GAI。
從廢食物中,生出時裝
糧食中有自然的纖維,然而有些部分難以下嚥,就只能成為垃圾,不過,最近就有初創公司令糧食所產生的廢棄物,轉眼就可穿到身上,比起現代時裝,可能更為天然。
Kate Spade 留給職業女性的美學
Kate Spade 的驟然離世,震撼了千萬美國女性。因為在她們心中,這位名設計師出品的手袋,不只是配搭時裝用的名牌,更是躋身成人行列的象徵物。曾任時裝雜誌 Elle 總編輯 17 年的 Robbie Myers 形容:「一個 Kate Spade 手袋,正是很多女孩蛻變成年青女性時的首筆投資。她們就像 Kate Spade 手袋,快樂而有趣,但還在成長。」
奧斯卡紅地氈:「黑豹」盛裝如何不失霸氣?
儘管有人認為,愈來愈講究政治正確/不正確的奧斯卡頒獎禮已經不好看了,不過,紅地氈這個環節則仍然亮眼,而且耐看。鎂光燈下奼紫嫣紅,珠寶迎風,然而在金髮的麗影之中,被譽為搶鏡、驚艷而脫俗的,還要數到「黑豹」的一眾演員。作為少數出席奧斯卡的黑人女性,Lupita Nyong’o 以惹人注目的藍色眼影,古典奢華的 Versace 金色禮服,並配上一個甚少在紅地氈,甚至美國主流明星身上出現的髮型。Vouge 形容:「不是很多人知道,她在紅地氈上的的造型,是來自盧旺達傳統的 Amasunzu 髮型。」在衣香鬢影中,只憑著一身造型,已清楚表達了鏡頭以外一套非洲文化的聲音。
流傳千年:邪眼簡史
從古埃及荷魯斯之眼到時尚女神 Gigi Hadid,幾千年來人類對「邪眼」的想像如出一轍。它所對抗的災厄,簡易言之就是嫉妒。古代聖賢早已明白,有人類出現的地方,就有嫉妒,一個人愈是成功,他身邊就愈容易被嫉妒的目光包圍,「邪眼」就是相對於妒忌之眼(Envious eye)而出現,是一種「以眼還眼」的護身圖騰。流傳至今,儘管已從文化和宗教層面褪色,成為被大眾消費的裝飾物,但作為一種古文明遺風,形式與潮流的替換顯然動搖不了背後的含意。
保命也要靚 —— 一戰時的睡衣小革命
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的結局是為了成全白流蘇及范柳原二人的開花結果,所以二戰時香港淪陷了,流蘇也顧不得戰亂,只慶幸戰亂造就了自己的戀情。但別說這是虛構故事,戰亂確能令女性有奇特想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逃難成了女士們睡前所穿戴衣飾的展台,德軍對英國平民空襲,有人卻希望恐慌可令自己展示一身瑰麗衣著。
馬甲、長裙、寬肩……女性衣服的演變
甚麼是理想的女性身型?纖瘦、肉感、肌肉…… 一百個人可能會給出一百個答案。在沒有統一審美準則的現代,每人都可自由追求,自己認為的「美」。但對 18 世紀的女性來說,則不那麼幸運。時人對理想女性身型的審視,沒有百花齊放的尺度,只有一件窄小的束腰馬甲 —— 綁緊纖腰成為主流、時尚。往後年代,衣服樣式的變化,亦代表當下的理想女性形象。紐約時裝學院舉辦的新展覽,展示自 18 世紀以來,服裝如何展示和塑造不同時期女性的身型。
時裝有毒(下)—— 苯胺紫黑
華衣美服不再為貴族所把持,鮮艷服飾普及化下,工廠為了控制生產成本,「劣質色彩」推陳出新。而現代的實驗室中,利用苯胺可以大批製造出更美的色調,這種風氣一發不可收拾,毒物百花齊放,除了砷綠色,由艷色到沉默的黑都有不同毒的典故。